深耕模型思想训练——《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模型思想的训练案例研究》课题组听评课研讨活动纪实

(ಡωಡ)hiahiahia

<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7日,汪云霞老师带领《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模型思想的训练案例研究》课题组教师,走进玉泉区五塔东街小学开展实践活动。活动以“观摩课堂+评课研讨”为核心,老师们先后聆听了两堂聚焦模型思想训练的小学数学课,课后围绕“如何在课堂中有效落地模型思想”展开深度交流,为课题积累鲜活教学案例,推动研究向实践层面延伸。</p> <p class="ql-block">  两节观摩课精准呼应课题方向,将模型思想训练融入教学各环节。低年级课堂上,教师以“分花朵”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记录“6、7的分与合”,逐步提炼“总数=部分+部分”的数量关系模型,让抽象思想在具象活动中落地。</p> <p class="ql-block">  高年级课堂上,通过“具象建模—抽象提炼—模型应用”三步,让学生深度感受模型思想的价值的数学模型,并尝试用模型解决同类问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动手涂正方形:用1个小正方形表示“1”(1=1²),再添上3个小正方形拼成2×2的大正方形(1+3=2²),接着加5个小正方形组成3×3的大正方形(1+3+5=3²)。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发现规律——“从1开始,n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等于n的平方”。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将这一规律提炼为“和=项数²”的数量关系模型,并让学生用模型快速计算“1+3+5+7+9”(5个奇数相加,和为5²=25),验证模型的实用性。整个过程从直观几何模型过渡到抽象数量模型,完美契合课题中“模型思想训练”的研究方向。</p> <p class="ql-block">  此次听评课研讨活动,既是课题研究的实践延伸,也是教师间的专业交流。课后研讨中,老师们围绕“模型思想的学段适配性”“教学案例的优化方向”等话题各抒己见,既肯定了课堂中的亮点,也提出了改进建议,有效丰富了课题的案例库。未来,课题组将继续以课堂实践为载体,深化模型思想训练的研究,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注入专业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