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是我们开始的“带着故事去旅游”第6天的行程。大家来到了位于四川广安市的中国AAAA级华蓥山旅游区。葱绿的山峦,轻飘的云雾,给大家带来了赏心悦目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是大家一定要去参观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华蓥山具有革命历史意义,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共华蓥山地下党和游击队的武装斗争根据地。宝鼎景区位于溪口镇,内有建于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的光明寺遗址、千佛坪石林,以及八景和四绝等自然景观。历史上,从山脚伏虎寺至山顶,原有36座寺庙,现仅存黄龙寺。华蓥山在1927年已有中共地下党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新华日报的纸厂供应地,解放战争时期则是中共川东地下党领导的华蓥山游击队的活动区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展览馆中彭咏梧烈士的照片,令大家驻足。读过小说《红岩》和看过电影《烈火中永生》的同志,一定了解彭咏梧与江竹筠(江姐)假扮夫妻的革命斗争经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共产党员们和他们的家属,在纪念馆门前留下身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入景区。旅行社为大家支付了景区交通费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华蓥山纵贯川渝,被一代文豪郭沫若赞誉为 "天下第一雄山"; 渠江、 嘉陵江在广 安大地奔腾着永远的激情。 家国情怀一脉相承, 尚武精神代代相传。 这片英雄辈 出的土地养育了无数胸怀天下、心系人民的优秀儿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华山地形复杂、 树茂林密、 溶洞众多, 是开展游击斗争的理想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华蓥山起义唤醒了民众千百万, 起义队员在这里演绎 了双枪传奇,起义英雄从这里走成 了红岩英魂, 烈士的鲜血开成了华蓥山的红梅。 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不怕牺牲、 前仆后继、 百折不挠,表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 顽强的斗争意志、 坚贞的革命精神。 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为景区内的“双枪老太婆”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景区一览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游 击 小 道。此处原为华 蓥山区的一条古 驿道: 是往返广安、 邻水、 达州、 重庆等 地的主主要步道。上世纪20至40年代,华蓥山游击队也时常活跃在这这条道路上, 因此当地群众也把这条道路 ,称作 :游击 小道"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行走在游击小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华蓥山起义在艰苦 卓绝的 斗争中锤炼出宝贵的红岩精神, 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游击小道留个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景区奇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精品石林为地质公园石林景区的核心区域 ,为石林生态研究典型, 石林类型之多。 分布密度之大 ,组合形态之丰富, 堪称华蓥山石林之典型。 有高大的溶柱、 也有沟堅纵横 黄低矮的石芽,有的单一耸立, 有的成簇分布。 多数顶部有成长繁茂的常春藤和黄刺卫矛。 藤蔓缠绕着石柱,或穿梭于石缝, 还有些石林隐藏于翠竹树林之间, 更增添了清、 幽、奇之美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吻的石,象征爱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雾中的牦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请看视频。</b><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成都落榻。车途中河北省委机要局原局长王布同志为大家高歌一首。大家掌声响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仨老兵在中途休息时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晚上到达成都,旅行社安排在“李庄白肉”饭店享用特色餐。</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作者简介:梁桐纲,原名梁同纲。石家庄市人。大学毕业。1974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报道员,驻厂军事代表。劳教分队长、政工干事。《警视窗》杂志主编室主任,记者、副编审、编审。河北省公安厅文化科长、副处级侦察员、调研员。河北省公安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协主席。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在除西藏和台湾省外全国200余家报刊发表2500余篇(首)各类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河北省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第二、三届全国公安文联理事、第七届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瞭望中国新媒体顾问。出版《橄榄林恋》等诗、文集6部。获得全国、军队及省市各类作品奖项60余次。其作品及事迹被全国40多家报刊评介。个人传略编入《中国作家辞典》《中华英模大典》等30余部辞书。多次被评为厅和省直机关“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及荣记三等功一次。荣获全国自学成才者、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转业退伍军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老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首届社科期刊优秀编辑等荣誉称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