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新装订后的《读医笔记》《东山常用中草药集》</p> <p class="ql-block"> 近来,我着手对家中藏书进行一番细致清理。在那一摞摞或新或旧、承载着岁月记忆的书籍间翻找时,我竟偶然间邂逅了家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精心记录的《读医笔记》与《东山常用中草药集》。这两本小册子,宛如被时光遗忘的珍宝,静静躺卧在书堆之中。</p><p class="ql-block"> 由于年代实在太过久远,它们早已不复当年的完好模样,破损状况颇为严重。纸张泛黄脆弱,仿佛轻轻一触就会碎裂;书页边缘磨损卷曲,好似历经沧桑的老者布满皱纹的双手;装订处也松散开来,随时都有散架的危险。每一处破损,都像是岁月刻下的深深印记,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两本饱经风霜的笔记,我心生敬意与珍惜之情,决定对它们加以重新装订。我小心翼翼地一页页翻开,仔细检查每一处破损,再用合适的材料精心修补、装订。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我对家父的思念,以及对这份医学知识传承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如今,装订一新的笔记已然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为了让更多志同道合的医学爱好者能够领略到家父当年的智慧与心血,我将它们挂上了《美篇》平台,期望这两本承载着历史与情感的小册子,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绽放出属于它们的独特光芒。</p> <p class="ql-block">《东山常用中草药集》的封面,是父亲亲笔题写的。棕纸为底,黑墨落笔,字迹端庄沉稳,带着旧时文人的风骨。“东山”二字尤其有力,仿佛不只是地名,更是一种归隐求真的心境。纸面已有褶皱与斑痕,我摩挲着封面那几个字,忽然明白:这不是一本简单的中草药录,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现实夹缝中为自己开辟的一方净土。</p> <p class="ql-block">父亲《读医笔记》的钢笔字题签,“63年9月9日 星期一”,这行墨迹清晰地写在一页纸上,下面是“读医备忘录”五个字,这一页没有复杂的方剂,也没有深奥的理论,却最让我动容——它记录的,是一个人开始系统学医的起点。那一天,他或许只是默默写下这几个字,未曾想到,这一记,竟记了半辈子。</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写在前面的话(代序)</b></p><p class="ql-block"> 在时光长河的悠悠岸畔,我偶然间轻轻翻开了家中珍藏的那几本手写小册子——《东山常用中草药集》与《读医笔记》。刹那间,仿若有一双无形的手,缓缓推开了一扇通往往昔岁月深处的大门,那段被时光尘封的过往,如同一幅徐徐铺展的绝美画卷,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是一个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时代。家父身处政务的繁冗琐碎之中,每日面对千头万绪的事务,如同置身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怀揣着对中医学的炽热向往,那向往宛如暗夜中执着追寻光明的行者,无论前路多么艰难,都从未有过丝毫的动摇。他以满腔的热忱,在政务的间隙中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潜心钻研医学。那方寸之间的笔记,便是他智慧与心血的结晶,他将所学所思,一一细致地记录其中。</p><p class="ql-block"> 这笔记的内容丰富驳杂,恰似一座蕴藏着无尽知识的神秘宝库。所涉猎的医书种类繁多、范围广泛,上至古老经典的医学古籍,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典籍,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医学探索的道路;下至民间流传的草药验方,那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如同散落于民间的珍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仅从这洋洋洒洒、字迹工整的笔记之中,我们便能真切地窥见家父当年学医时是何等的勤奋刻苦。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攀登者,向着医学的高峰不断迈进,那钻研精神又是何等的深入透彻,真可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汗水。</p><p class="ql-block"> 倘若命运能够稍作垂青,家父当年未曾投身政界,而是凭借着他对医学那份炽热的热爱与坚定不移的执着,在医学的广阔天地里纵横驰骋、自由翱翔,想必定然能够成为一名医术超群、德艺双馨的良医。他定会以精湛的医术济世救人,用温暖的医德造福一方,成为百姓心中的守护神。正所谓“骐骥虽良,不遇伯乐,安可致千里?”人生之路,机遇与舞台就如同鸟儿飞翔所需的天空与枝头,至关重要。若无合适的契机,纵然有再高的天赋与能力,也如同被囚禁在笼中的雄鹰,难以尽情施展全部的才华。</p><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这几本承载着家父无数心血与梦想的笔记本,在岁月的无情侵蚀下,已多处破损。它恰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身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深深浅浅的痕迹。每一处破损,都仿佛是历史这位伟大艺术家留下的独特印记,在默默诉说着往昔那些或激昂、或平淡的故事,让人不禁感慨时光的残酷与无情,它就像一把无情的刻刀,在一切事物上留下自己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如今,家父已然离世多年,但他当年那种勤学不辍、孜孜以求的精神,却宛如夜空中那璀璨夺目的星辰,始终熠熠生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这份精神,是家父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它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在茫茫人生海洋中为我们指引着正确的方向,让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能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也正因如此,我们怀着无比崇敬与虔诚之心,不辞辛劳、不遗余力地悉心对它进行修补。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我们对家父深深的思念与敬意,仿佛是在与家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而后,我们又重新精心装订,只盼着能够将这份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完好无损地传承下去,为后代子孙树立起一个值得效仿学习的光辉榜样。让家父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动人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奋勇前行,如同接力赛中的火炬,永不熄灭。</p><p class="ql-block"> 洪德章</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0日写于紫藤坞书斋</p> <p class="ql-block">当我缓缓翻开那本泛黄的《读医笔记》,刹那间,仿佛推开了时光的厚重之门,一脚踏入了一座古老且神秘莫测的医学殿堂。在这座弥漫着历史芬芳与智慧光芒的殿堂里,它们恰似在岁月长河中悠悠遗落的璀璨星辰,即便历经无数风雨的洗礼,依旧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熠熠光芒。</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没有电脑便捷的存储、没有复印机快速复制的年代,家父仅仅凭借着一支朴实无华的笔,便毅然决然地将整段整段的医典逐字逐句地抄录下来。这看似简单平常的举动,实则是一场艰苦卓绝、考验意志的精神修行。</p> <p class="ql-block">“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家父在治学的漫漫道路上,以抄录古籍为坚实的起点,毅然决然地开启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之旅。这些密密麻麻的古籍手抄页,是他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读医笔记》页面</p> <p class="ql-block">当我轻轻翻开这本带着岁月痕迹的《东山常用中草药集》,眼前瞬间展开了一个别具一格、瑰丽非凡的天地,这里汇聚着东山本土民间草药验方的无尽宝藏。这些验方,可不是普通的文字记载,它们是劳动人民在漫长如河流、繁复似迷宫的岁月与实践里,一点点凝练、萃取出的智慧结晶。</p> <p class="ql-block">这些验方恰似散落于民间的璀璨珍珠,每一颗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光彩。有的珍珠散发着温润的光芒,能温和地调理身体,让人感到舒适;有的珍珠闪耀着锐利的光泽,则能迅速地对抗病痛,如利剑出鞘干脆利落。每一颗珍珠都承载着先辈们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洞察与经验。</p> <p class="ql-block">这些民间草药验方,是东山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更蕴含着他们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p> <p class="ql-block">父亲为母亲开的处方,我一直收在书桌抽屉里。父亲晚年常为母亲开方。母亲长期失眠、耳鸣。父亲离世后,这張泛黄的处方,竟成了她多年的依靠。生地、桑皮、只壳……几味寻常药,却配得精妙。三十余年过去,墨迹已淡,药效犹存。这张纸,不只是医案,更是一份沉默的守护——一个丈夫对妻子的体贴,一位医者对亲人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有时,我会拿出父亲读过的中医典籍,翻开那些他圈点过的章节。朱批、眉批、折角,处处是思考的痕迹。他不是照单全收,而是边读边思。一本《伤寒论》被翻得书脊开裂,页面卷起,却仍整齐摆放。这些书,是他的精神食粮,也是他未曾言说的独白。</p> <p class="ql-block">这些古籍,如今静静立在书架上。封面磨损,页面斑驳,却依然挺括。它们曾被一双温厚的手反复摩挲,也曾照亮过无数个苦读的夜晚。它们不说话,可只要一看见,就知道:这里曾住着一个不肯放弃梦想的人。</p> <p class="ql-block">父亲读过的清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一书。</p> <p class="ql-block">父亲读过的书,写的日记,慷慨挥毫的书法作品、开过的处方,如今都成了我家最珍贵的“传家宝”。它们虽然不值多少钱,却重若千钧。每当我想懈怠时,就看看那些字迹——那是一个人喧嚣世界里,为自己守住的一盏灯。而我所能做的,就是让这盏灯,继续亮下去。</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把这些笔记重新装订,也把它们的故事发到网上。有人留言说:“这才是真正的中医传承。”我看着这句话。眼眶微热。父亲从未想过被谁看见,他只是默默地记、认真地用。而今天,这些泛黄的纸页,竟真的照亮了一些人前行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