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群众文化学会【西口记忆·岁月如歌】初赛简报 第四期

啸声

太原市群众文化学会举办的【西口记忆·岁月如歌】合唱最后一场(第四场)初赛活动正在进行 太原市群众文化学会【西口记忆·岁月如歌】10月21号初赛活动纪实 <p class="ql-block">10月21日是最后一场初赛,活动尚未开始,大厅已座无虚席。一张色彩鲜明的海报静静立在入口处——广袤的沙漠中,驼队缓缓前行,仿佛正穿越历史的风沙。上方“首届《西口记忆·岁月如歌》合唱大赛”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主办与协办单位的名字整齐排列,仿佛在无声地诉说这场活动的分量。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灯光渐亮,主持人程嫒与王婕走上舞台,声音清亮,笑意盈盈。她们简要介绍流程,向每一位参赛者致以敬意。话音未落,掌声已如潮水般涌来。这掌声里,有期待,有共鸣,更有对生活最朴素的热爱。我能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出,而是一群人用歌声赴约的秋天。</p> <p class="ql-block">尹立民会长走上台,语气沉稳而真挚。作为太原市群众文化学会的领路人,他深知群众文化是城市精神的底色。“我们唱的不只是歌,”他说,“更是记忆,是情怀,是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力量。”台下许多人默默点头,有人悄悄抹了眼角。那一刻,歌声还未响起,心却已被唱动。</p> <p class="ql-block">刘爱琴副会长站在话筒前,目光坚定。她作为本次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任,言语中透着责任与深情。她没有过多修饰,只说了一句:“每一场演出,都是对生活的礼赞。”台下响起轻轻的应和声——这声音,来自一群把歌唱当作日常的人。</p> <p class="ql-block">郭毅老师走上舞台,作为常务副会长兼评委主任,他清晰地宣读评分规则。音准、节奏、情感表达、团队风貌……每一条标准都严谨而公正。台下的领队们低头认真记录,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像极了秋日落叶轻拂地面的细语。那份专注,让人动容——他们不是在追逐分数,而是在守护热爱。</p> <p class="ql-block">陈黎副会长兼秘书长作为监委主任,在宣读监审规则时,声音温和却有力。她强调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每一分都承载着团队的努力,我们必须对得起这份热爱。”话音落下,掌声再次响起。这掌声,是对规则的认同,更是对热爱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刘建民副会长作为大众评委主任,讲述了普通观众在艺术评判中的角色。他说:“你们的掌声,就是最真实的评分。”台下一片会心的笑声与掌声交织,仿佛在说:我们来了,我们听见了,我们共鸣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节目是夕阳红合唱团带来的《十送红军》。歌声一起,便如清泉流淌。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炫目的灯光,可那整齐的声部、真挚的情感,却让整个大厅安静下来。这不只是演唱,更像是一代人对历史的深情回望。</p> <p class="ql-block">太原市骑游协会带来的《四渡赤水出奇兵》,节奏铿锵,气势如虹。一群平日骑行在城市街巷的普通人,此刻站在台上,眼神坚定,歌声嘹亮。他们用旋律讲述长征故事,也用行动诠释着“老有所乐”的真正含义。</p> <p class="ql-block">化肥金秋合唱艺术团献上女声小合唱《愿亲人早日养好伤》。声音温柔如月光洒落,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细腻与深情。台下有人轻声跟唱,眼角泛光——有些记忆,从不需要提醒,它早已刻进血脉。</p> <p class="ql-block">夕阳红合唱团再次登台,带来《清晨我们踏上小道》。轻快的旋律中,是清晨露珠般的希望。她们的笑容在灯光下闪闪发亮,仿佛真的正走在那条通往春天的小路上。</p> <p class="ql-block">太原梦之翔唱响艺术团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响起,整个大厅仿佛被点燃。红艳艳的歌声如烈火般燃烧,照亮了每一个人的脸庞。那不仅是对革命岁月的礼赞,更是对生命热情的宣告。</p> <p class="ql-block">爱舞者游谊之声艺术团带来《打靶归来》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组合合唱。节奏明快,气势磅礴。歌声中,有青春的记忆,也有不变的信仰。台下观众不自觉地跟着打起节拍,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小店追梦艺术团的《壮美延安》大气磅礴,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歌声里有黄土高坡的苍茫,也有延河水的柔情。他们唱的,是远方,也是故乡。</p> <p class="ql-block">梦之翔唱响艺术团的六位歌手带来《我爱你中国》。男女声三重唱,层次分明,情感层层递进。当“我爱你中国”的旋律响起,全场屏息,仿佛时间也为之静止。</p> <p class="ql-block">双山社区艺术团的男声小合唱《把一切献给党》,坚定而深情。每一个音符都像誓言,沉稳有力。他们不是专业歌手,却是最真诚的歌者。</p> <p class="ql-block">尖草坪区红歌艺术团美之韵女声组合带来《再唱洪湖水浪打浪》。歌声婉转,如湖水荡漾。她们用柔美的声线,唤醒了那片红色水域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龙城合唱团的《西口情》轻轻响起,带着黄土高原的风沙与思念。西口路上的离别与守望,在歌声中缓缓铺展。这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段集体记忆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歌缘小合唱队的《祝福祖国》轻盈而真挚。没有宏大的编排,却有最朴素的祝愿。他们用歌声,为这片土地送上最温暖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黎明合唱团的《洪湖浪声》再次将人带回那片红色水域。女声清亮,情感细腻,仿佛能看见渔舟轻荡,水波粼粼。</p> <p class="ql-block">布莱梅交响合唱艺术团压轴带来《天下乡亲》与《花又落》。大合唱的声浪如潮水般涌来,既有对人民的深情告白,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他们的阵容强大,气势恢宏,歌声落下时,许多人久久未动,仿佛仍沉浸在那片情感的海洋中。</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十二时许,歌声渐停,但心中的余音仍在回荡。这场初赛,不只是比赛,更像是一场心灵的聚会。在这里,年龄不再是界限,专业与否也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坚守。</p> <p class="ql-block">活动花絮掠影,镜头掠过一张张笑脸,有排练时的专注,有登台前的紧张,也有唱完后的释然与喜悦。这些瞬间,比任何奖杯都珍贵。</p> <p class="ql-block">感谢每一位登台的歌者,你们用歌声织就了这个秋天最动人的记忆。明天,复赛即将开启,故事仍在继续。让我们继续聆听,那些从岁月深处传来的歌声。</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策划:太原市群众文化学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组委会主任:尹立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摄像:郑树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李仰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二零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