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大漠寻秋记:赴一场与千年胡杨的约定</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金秋十月,风清云淡,正是北国最富诗意的时节。10月7日,我们一行六人从山西侯马启程,驾车跨越1655公里的山川与旷野,只为奔赴内蒙额济纳,赴一场与大漠胡杨的千年之约。</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踏入景区的瞬间,所有的舟车劳顿都烟消云散。那成片的胡杨静默伫立,没有喧哗,却以“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姿态,将生命的坚韧与傲骨刻进每一寸枝干。它们抗风沙、耐贫瘠,在荒漠中书写着不朽的生命奇迹,也让每一个驻足的人,都为这份磅礴的生命力肃然起敬。</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以下,便是我们此次大漠寻杨之旅的点滴记录,愿能与你共享这份来自天地与时光的震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是黑河水系的尾闾湖。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全长约821公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尾闾湖是指在内流河的末端形成的湖泊。具体来说,尾闾湖是河流进入断陷盆地后,无法流出盆地,最终在洼地停滞而形成的湖泊。尾闾湖的形成是由于河流在流经一定距离后,遇到地势低洼的区域,水流无法继续前进,最终在洼地中积聚形成湖泊。这种湖泊通常位于河流的终点或末端,因此也被称为终点湖或河口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距今3000万年前,居延海所在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同属地中海的一部分,后经过古地质年代的沧桑演变,从海底上升到陆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战国时期,额济纳河冲积扇的扇缘洼地就已经有湖泊,当时居延海由东、西居延海和古居延泽三个湖泊组成一个连通大湖,水域面积曾达2600平方公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历史上,黑河下游水量丰沛,居延地区湖泊众多,东、西居延海闻名遐迩。西汉移民垦荒、唐朝屯田等人类活动使黑河流域生态逐渐失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经过1000多年的广泛垦殖和元末明初战争对水源的破坏,古居延—黑城地区成为沙漠化土地。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黑河下游仍有大片水草肥美的三角洲,东、西居延海也分别保持了35平方公里和267平方公里的较大水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人口增长、生产力发展,黑河中游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引水能力大幅提高,耗水增加,进入下游的水量逐年减少。1961年,西居延海干涸,1992年,东居延海消亡,居延地区原有大小湖泊、泉、沼泽等也全部消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00年起,我国启动黑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实施黑河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和流域综合治理。2002年7月17日,黑河水首次流入东居延海;2003年9月24日,黑河水涌入干涸达42年之久的西居延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居延海水域面积从2000年的0平方公里逐渐增加到2018年的68.88平方公里,西居延海在2018年首次出现水体,水域面积约3.5平方公里,居延海及周边生态逐渐恢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历史上的居延海由东、西、北三个湖泊组成,后因湖面缩小分裂成两个湖泊,西湖名嘎顺诺尔,亦称嘎顺湖,蒙古语意为“苦海”,即西居延海;东湖名苏古诺尔,也称苏古湖,蒙古语意为“苔草湖”,即东居延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居延海水域面积相对较大,2018年东居延海水域面积达68.88平方公里。水源由额济纳河的东河(纳林河)供给,是黑河下游的终端湖,地势平坦,是额济纳旗除西居延海外地势最低的内陆盆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西居延海水域面积相对较小,2018年约为3.5平方公里,2024年保有水域面积2.35平方公里。额济纳河的西河(穆林河)自南向北流经狼心山水利枢纽等,进入赛汉陶来苏木境内后最终汇入西居延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随着黑河持续补水,东居延海已连续多年不干涸,2017年曾达到近百年来最大面积66.3平方公里。2024年1月中旬,黑河2023-2024年度冬季水量调度下泄水头顺利抵达尾闾东居延海。东居延海中有鲤鱼、鲫鱼、大头鱼、草鱼等鱼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黑河补水的作用下,额济纳境内胡杨林得到了复壮更新,面积由24年前的30万亩增加到如今的45万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每年四至五月是居延海湿地野生鸟类繁殖旺季,天鹅、大雁、鹤、水鸭等常来此栖息。2014年5月曾发现一处新的鸟类繁殖地,有近百对鸟儿在此筑巢产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截至2024年,东居延海湿地环境明显改善,居延海湿地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多,分布动植物达200余种,候鸟高峰期数量更是高达10万多只。芦苇等水生植被面积从最初的1000亩扩展至如今的3万亩左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