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一同驶进绵阳~~绵竹

君羊群儿

<p class="ql-block">  国庆大潮刚一“谢幕”,咱这群既不想当高速上“龟速挪动的小疙瘩”,也不愿做景区里“人挤人的背景板”的“反峰达人”,就揣着对清净的期待,把十人自驾车队的油加满,启程。</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风还带着露水的凉意,车窗外的山影缓缓流动,像一卷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我们笑着打趣:“这趟不赶时间,只赶美景和美食。”</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是绵竹的延祚寺。</p> 延祚禅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孝泉镇,始建于东汉年间,距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是川西地区保存元代砖塔的千年古刹。 延柞寺古刹即景 <p class="ql-block">延祚寺散养的动物</p> <p class="ql-block"><br></p> 延柞寺穿拖地裤的矮脚鸡,很有趣! 延柞寺:元代龙护舍利宝塔(四川唯一元代砖塔)及明代藏经楼。 龙护舍利宝塔(又称龙护舍利塔)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历时12年建成,现为四川省现存唯一的元代砖塔。<div>  塔址原为汉代为纪念“涌泉跃鲤”故事所建,隋代在原址改建木塔。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赵氏兄弟出资将木塔改建为砖塔,并融入佛教元素,成为当地佛教文化载体。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均有维修记录。民国时期‌:经历战乱损毁后进行修缮。</div><div>‌</div> 2010年‌:汶川地震后进行大型维修,目前结构稳定但需持续监测。 斑驳的石雕,沧桑的记忆 斑驳的石雕,沧桑的记忆 斑驳的石雕,沧桑的记忆 斑驳的石雕,沧桑的记忆 拍摄于延柞寺。 第二站孝泉古镇即中国德孝城。<div>  孝泉古镇地处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自西汉起已有2000多年历史,因东汉"涌泉跃鲤"孝道典故得名 。</div><div> 作为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姜诗孝亲"的发源地,古镇保留了三孝园、姜孝祠等元明清时期文化遗迹,形成道教、佛教、儒家与伊斯兰文化共存的多元格局。</div> 中国德孝城<div>  姜诗和他的妻子庞三春、儿子姜石泉(安安)一门三孝。</div> 涌泉跃鲤的故事<div>   传说汉代有个叫姜诗的人,娶妻庞氏。两个人都特别孝顺。可是姜诗的老母亲却是个古怪的老人。每天要喝距家七八里地的江里的水,每天都要吃一条鱼,还要一个人陪伴,称这样才可以吃出鱼的味道来。 一日,庞氏照往常一样到江边给婆婆担水喝。忽然天空阴云密布,像打翻了的墨汁一般。浓厚的乌云遮住了太阳,弄得昏天黑地的,真是白昼如夜呀。庞氏没有惧怕,一心想着要给婆婆担水,顾不得这狂风暴雨,艰难地担水往回走。可是,风雨太大了,一下子把她吹倒,庞氏又累又急,晕了过去。 等她醒来,发现天色已晚,便连忙挑着担子,顶着倾盆大雨,回到了家。婆婆因为她回来晚了过了做饭的时间,不问青红皂白就骂了一顿。但庞氏没有丝毫怨言,一如既往地照顾着自己的婆婆。 担水的事情再苦再累也无所谓,关键是老太太每天要吃的鱼,那可是钱呀,姜诗小两口日子越来越紧,眼看就揭不开锅,过不下去了,怎么办呢?正在俩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天早晨,庞氏照例去挑水,却意外地发现自己家门旁边喷出一股泉水来,一尝和江水一样的甜,庞氏喜出望外。更令人称奇的是,这水里每天都会蹦出两条鲤鱼来。夫妇俩想:这肯定是上天在帮助他们孝敬老人吧。</div> 姜诗、庞三春、姜石泉(安安),他们本是一家人。<div>  姜诗,字士游,东汉明帝时人。姜诗原本饱读诗书,要报效朝廷。可母亲年迈体衰,需要自己照顾,“父母在,不远游”,姜诗就从来没有离开过孝泉。<br></div><div> 母亲喜欢吃鲤鱼,而且喜欢用临江河中的水来烹煮鲤鱼,姜诗便让妻子庞三春每天到六七里外的临江河去挑水,即使狂风暴雨也不间断。<br> 母亲独自吃鱼,十分孤寂。姜诗、庞三春又请来邻居老婆婆和母亲一起吃。两位老人边吃鱼边聊天,十分快活,姜诗、庞三春也就十分高兴。<br> 一次因风雨太大,庞三春挑水跌跌撞撞,浑身淋得像落汤鸡一般,回来晚了,姜诗认为庞三春怠慢了母亲,便将她逐出家门。庞三春便寄居在白衣庵中。<br></div><div> 即使被逐,庞三春仍没有忘记孝敬婆母,昼夜纺织,拿到市场上,换回美味,请邻居带回去给婆母吃。又请邻居将婆母穿脏的衣服带到白衣庵,庞三春将衣服洗干净,缝补好,整整齐齐送回到婆母身边。<br><br><br></div> 姜诗、庞三春雕塑 安安送米图<div>  姜诗、庞三春的儿子安安刚7岁,得知母亲被休,痛哭流涕,多方打听,知道母亲寄居在白衣庵。安安想妈妈孤身一人,生活清苦,便决定给妈妈送米去,让妈妈吃顿饱饭。每天路过土地庙,安安都将带去的午饭米抓上一把,放入口袋,磕个头,藏在土地爷爷背后。说也怪,安安的米,鸟儿不啄,老鼠不吃,仿佛土地爷爷为他守着似的。</div> 姜公坟 孝子亭 第三站美食<div>  绵竹高兴村的“老字号黄牛肉牛排火锅”。</div> 第四站中国德孝城的半边街 半边街:一半是回族一半是汉民 半边街,则以其独特的回族建筑风格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蓝白相间的清真寺与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别具一格的古镇景致。 德孝城的清真寺<div>  </div> 孝泉镇清真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半边街,始建于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回族邓、马两家牵头改建汉族祠堂而成。 清真寺融合了伊斯兰教建筑风格与汉族传统建筑特色,屋檐、房梁、柱头等部位保留了匾额、楹联、名人字画等装饰元素。 清真寺寺内设有大殿、门厅、经堂、厢房等建筑,整体布局兼具传统与异域风情 武圣宫,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半边街,建于清代光绪十五(1889年),是“湖广填四川”时湖南商人修建的同乡会馆,用于洽谈生意、聚会、宴饮之用。 武圣宫又称关帝庙,是德阳孝泉古镇“九宫十八庙”遗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古迹之一。<div>  </div> 武圣宫建于清代,坐北朝南,是一座独立完整的木结构连体院落,由戏楼、厢楼看廊、走马转角、前殿和正殿组成,层次分明,错落有序,它的建筑风格和规模是四川会馆建筑的典型代表。 第五站年画村<div>  年画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木版年画的发源地。</div> 上了墙的年画。 <p class="ql-block">  第六站绵竹市区的剑南老街。</p> 剑南春:起源于南齐时期,兴于盛唐,现生产基地位于四川省绵竹市 。<br><br> 剑南春被誉为中国八大名酒和川酒六朵金花之一。 <p class="ql-block">剑南春老街</p><p class="ql-block"> 由于国庆高潮刚刚褪去,此时此刻的剑南春老街几乎空无一人,冷冷清清。</p> 剑南春酒坊遗址,位于四川省绵竹市城关外西的诸葛祠、茶盘街、棋盘街和滚子坡两侧,由西北向东南呈一线分布。<br>  据说国庆节时开启给广大市民参观,我们到时却是门户紧闭。 剑南老街的川酒会馆,也是名不副实,徒有门头,没有内容。 绵竹的剑南老街让我们逛了寂寞和败兴。 2025.10.9入住绵竹市区的欧范嘉酒店。 2025.10.10欧范嘉酒店---早餐 2025.10.10上午溜达绵竹的诸葛双忠祠<div>  为纪念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之孙诸葛尚而建,与成都武侯祠共同展现“诸葛一门,三代忠贞”的忠烈气节 。</div> 蜀汉三叛指糜芳、傅士仁、郝普‌,他们在关羽北伐期间背叛蜀汉,导致荆州失守并加速了蜀汉的衰亡。 <p class="ql-block">  我们踏足绵竹,先与两千载的延祚禅寺对望,岁月在砖瓦间刻下沉静。再至孝德城,听"一门三孝"的古事,姜诗的抉择在今时仍引思绪辗转。</p><p class="ql-block"> 最后撞入年画村的绯红喜色里,非遗的鲜活,让时光有了温暖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最为遗憾的是剑南老街“空有皮囊,肚里无货”。</p> 附上 “我们一同驶进绵阳”日程安排<br><br><div>加10.9 住绵竹欧范嘉酒店(绵竹广场店)<br>路程:成都~~孝泉古镇(武圣宫,清真李,姜孝祠)~~延祚寺~~年画村(待定)~~酒店~~剑南老街~祥符寺~绵竹博物馆~吉祥寺。(原攻略没有,加了一天)<br><br>1**.10.10~~~住梓潼县--七曲大酒<br>上午:绵竹~~梓潼县九大碗(万基国际广场店)<br>午餐:九大碗(万基国际广场店)<br>下午:游览七曲山大庙<br>1.*美食:梓潼片粉,梓潼酥饼,梓潼镶碗<br><br>2**.10.11~~~住绵阳市区--铁牛酒店<br>上午景点:游览两弹景区 <br>午餐:老灶房-四川土菜(铁牛广场)<br>下午晚上:铁牛广场--马家巷<br><br>3**10.12<br>上午:富乐山公园、绵阳博物馆、汉平阳府阙<br>午餐:筷子花-绵阳菜(越王楼):<br>晚上:越王楼夜景<br><br>4**10.13<br>上午:平武报恩寺<br>午餐:平武孟不比餐馆<br>下午:西山公园<br><br>5.14:返程<div>上午:罗汉寺(西北门一路下坡)--圣水寺</div><div>中午:绵阳治平街--通达饭店。<br> <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