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本学期无人机课程已完成前四周的教学实践,现将学生们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向您作一汇报。课程遵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实践”的阶梯式教学设计,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教学从建立学习共同体开始:第一节课通过创意自我介绍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组建飞行小队,培养了团队协作与沟通表达的基础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节课引导学生系统认识无人机结构,从螺旋桨到传感器,从机架到图传设备,学生能准确指认部件并说明其功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建立认知基础后,第三节课我们深入探究“无人机为什么会飞”。通过观察机翼切面等互动实验,学生生动理解了伯努利原理与空气动力学知识,并能用自己语言解释升力产生的原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第四节课,学生正式进入操控实践阶段。在严格的安全规范指导下,他们掌握了起降、悬停、平稳转向等基础飞行动作。在模拟飞行中,学生们不仅提升了手眼协调能力,更在修正飞行轨迹的过程中培养了耐心与专注力。</p> <p class="ql-block"> 跨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课程巧妙地将数学(角度/距离估算)、物理(反作用力/电路基础)等学科知识融入实践。例如在调试无人机时,学生需要计算电池续航与飞行时间的关系;在分析飞行稳定性时,自然引入了重心与平衡的物理概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创建的“情感融入-认知建构-实践深化”教学模式已初见成效。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从陌生到熟练,从胆怯操作到自信飞行,充分证明了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下阶段将引入编程控制、创意航拍等进阶内容,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学校对创新教育的大力支持!孩子们在每一次起飞时展现的笑脸与成长,正是我们教育价值的最佳体现。期待听取您的宝贵指导意见!</p> <p class="ql-block"> 图文:姬明哲</p><p class="ql-block"> 撰写&编辑:姬明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