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杭州 (撰写:兰可)

祝娟

<p class="ql-block">  时隔多年,再次幸会杭州。 </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相逢格外激情,上午烈阳高照,机智的我躲进了良渚博物院感受5000年的历史沉淀。下午昏天暗地,大雨仿佛要将杭州吞没,要是5000年前多来几场这样的雨,人类文明的火种早就湿透了。待雨停准备出门,好嘛,路边的共享单车只漏出个把手,尚未到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都打到市中心了,杭州市区居民出门就能看见东海了。</p> <p class="ql-block">  要说网络上这些年杭州什么最有名,西湖醋鱼肯定占有一席之地。网上说:被做成西湖醋鱼,那这条鱼就白死了。想吃西湖醋鱼,要不你直接喝醋得了,还能省条鱼。正宗的西湖醋鱼一定要在西湖边吃,方便倒进西湖。上次来的时候我吃过一次特正宗的,除了难吃已经没有什么别的印象了。</p> <p class="ql-block">  据说越不正宗越好吃,晚饭我挑了个销量还算高的店,点了一份。也没多难吃嘛,看来还不算正宗,西湖醋鱼的前调是姜末清蒸鱼带点醋的香味,西湖醋鱼不过如此!当我品尝起浸在芡汁里的另一面鱼时,仿佛时间停滞了一般,太阳穴有些胀痛,刚才那场暴雨仿佛精准的下在我的额头,胃里也如潮水般翻滚起来。我小心翼翼的把鱼上那酱油色的汁水清理干净,才勉强吃完了这盘鱼,至少别让它白死了。我连喝两大口矿泉水,给朋友分享西湖醋鱼的体验感:西湖醋鱼,后调是带点姜末的醋酸味的淤泥,又酸又腥,一晚回味无穷。 </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逛了几个博物馆与名人故居,傍晚准备去雷峰塔走走,雷峰塔和上次来的时候并无变化,这次我想登上塔顶从夕阳观至夜景,再次看见雷峰塔残存的基座,歪斜的砖头,这曾是何等壮观的古迹啊。朋友得知我去了雷峰塔,调侃道:看见白娘子了吗。我拍了张照:看到没,塌房了。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伫立塔顶,天色渐暗,前方宝石山上空乌云密布,雨幕如纱帐般隐没了远处山顶的轮廓,三潭印月周边的游船在水面织出一张涟漪网,周边的高楼房屋陆续亮起了灯,风来了,景区的射灯也随风舞动,乌云压近,近处的湖岸也变得模糊了起来,和西湖的婉约比起,这两次的雨点都格外豪放,很快眼前只剩灰蒙蒙的雨帘和湖岸一圈若隐若现的灯光。</p> <p class="ql-block">  雨小了,眼前的一切清晰了起来,西湖夜色只在眼前方寸之间,一张照片即可包冉全景,古今多少英雄豪杰,神话传说,奇闻轶事发生于此,又见证过多少的兴亡交替,荣辱得失。曾经我在这里豪言壮语要考上中国美术学院,要当个鼎鼎大名的艺术家,理想南辕北辙,如今我在小县城当着寂寂无名的小医生。我不想写什么抒情桥段,更不想引用什么名篇名句来赞美景色或感慨人生,现在我很开心,一张雷峰塔门票,让我欣赏了西湖晴雨,日夜更替,怎么说?值了!</p> <p class="ql-block">  第3天,浅逛了西泠印社,慕名已久,小小一片地,笔触细腻的勾勒出了静雅的园林,文化人的地方就是讲究,我也想当文化人,我也想对着这些碑文石刻侃侃而谈,可惜读书走马观花,记忆也力不从心,只能看着这些名家大作思索,这人好像认识,这位有点眼熟。穿梭在绿意盎然的孤山边,西湖畔,我脑门就冒出俩字,舒坦。</p> <p class="ql-block">该返程了,该告别这座我喜欢的城市了,美好总是短暂的,牛马的生活才是永恒的。途中邂逅的的士司机说:我也赚过大钱……现在我只想好好睡个午觉,你有没感觉,只要能放下手中的事,眯一下午觉,立即神清气爽,眼睛都变亮了。我不知该怎么回复这位的长篇大论,只能笑着回答:那就去休息一下吧。他说:把你送到我就找个地方停车眯一会。我不想接话,因为我也困了。</p> <p class="ql-block">我不想接话,因为我也困了。快到目的地了,语音播报传来:即将到达终点,系统自动接下一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