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疆:吐鲁番-土峪沟村和火焰山

文菁Wenjing

<p class="ql-block">清晨,我们驱车前往吐峪沟古民居,晨光中的村落宛如一幅凝固在时光里的画卷。一踏入这片土地,便被错落有致的生土建筑深深吸引。这些建筑就地取材,以黄黏土、麦草与砾石层层夯筑而成,墙体厚达80厘米,构筑出“户户相连、家家相通”的迷宫式格局。融合中原四合院的布局智慧与伊斯兰装饰艺术,现存最古老的房屋已有七百余年历史。这种独特的生土建筑不仅适应干旱气候,更具备冬暖夏凉的生态智慧,堪称新疆“黄黏土文化”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吐峪沟村不仅建筑古朴,更蕴藏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当地居民世代传承着古老的生活方式,手工艺在这里依然鲜活流淌。漫步于幽深巷陌,可见维吾尔族匠人专注地制作土陶,双手翻飞间,泥土被赋予灵魂;艾德莱斯绸的织机前,绚丽色彩与流动纹样交织成诗,每一寸绸缎都诉说着民族审美的独特韵味,令人驻足赞叹。</p> <p class="ql-block">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潺潺水声如歌,滋润着两岸绿意盎然的葡萄藤与桑树,与四周炽热干涸的戈壁形成鲜明对比。这缕流水不仅是生命的源泉,更是村落得以延续千年的命脉,在荒凉中勾勒出一片诗意栖居的绿洲。</p> <p class="ql-block">村中矗立的清真寺格外醒目,是新疆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它融合了伊斯兰建筑的庄严风格与维吾尔族传统工艺之美,穹顶与彩绘砖雕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世代信奉伊斯兰教,宗教与生活水乳交融,静静诉说着信仰在这片土地上的深远回响。</p> <p class="ql-block">望着古村斑驳的土墙与悠然行走的村民和阿娜尔罕的院子,不禁让人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经典电影《阿娜尔罕》和那首耳熟能详的同名歌曲。熟悉的旋律仿佛在风中低吟,将人带回那个纯真而深情的年代,也为这座古老村落增添了一抹动人的文化底色。</p> <p class="ql-block">吐峪沟还是一处重要的古代宗教遗迹,全称为艾斯哈布·凯海夫麻扎,据传已有1300多年历史。这里是伊斯兰教早期传入中国的重要见证,传说中六位传教士在牧羊人携犬引路下抵达此地,终老于此,葬于山洞之中,成为神圣的麻扎,被后人敬仰朝拜。</p> <p class="ql-block">山体断面层理分明,岩层走势如书页般展开,令人不禁联想到我们工作中常做的煤层模拟。这般地质奇观,在这片古老峡谷中静静陈列,仿佛大地写下的无字史书,记录着亿万年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古民居后,我们前往隐匿于峡谷深处的石窟群。这里鲜为人知,宛如秘境。石窟位于古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交汇处,沿吐峪沟东西两岸分布,部分洞窟已坍塌损毁。壁画大多剥落严重,但仍可见残存的线条与色彩,依稀展现昔日佛教艺术的辉煌。窟内禁止拍照,唯余敬畏之心在幽暗中悄然升腾。</p> <p class="ql-block">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带我们走近那条滋养村庄的小溪——她一生未曾离开的家园水源。她在溪畔开了一间小卖部,亲手榨制桑葚果汁,热情地比划着告诉我们这果汁有助睡眠。言语虽不通,笑容却温暖如阳。她诚挚邀请我们去家中做客,那份淳朴的人情味,正是吐峪沟最动人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离开吐峪沟后,我们抵达著名的火焰山。游人如织,热浪扑面,仿佛大地在呼吸着灼热的气息。我们匆匆步入景区,迎着烈日拍下几张照片便离去。虽停留短暂,却已深刻感受到这片赤色山峦的震撼与威严。</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位于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是中国最热之地之一,以其赤红丹霞地貌、极端高温与深厚的《西游记》文化闻名遐迩。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与国家地质公园,其核心景点包括巨型金箍棒温度计、西游文化长廊与神奇涌泉等地质奇观,将自然伟力与神话传说完美交融,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乘坐动车回乌鲁木齐,结束了这段收获满满,难忘和美好的北疆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