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驾龄”

时代周刊

<p class="ql-block">  文字 时代周刊</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 8613331</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说的“驾龄”可不是机动车的驾龄,而是自行车的“骑龄”。每当看到时下城市街道上自行车如潮涌动的场景,特别是看成群结队的小朋友骑着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在社区院落和公园里嬉闹追逐的时候,我都会下意识地回忆起自己童年学车骑车的趣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出生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中期。那个时候还属于建国初期,处于第一个五年规划期间。物资匮乏是那个时候的突出特点,老百姓家家都比较困难,如果谁家有台三五牌座钟和缝纫机什么的,就算富裕户了,自行车就更少见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还是在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时,我们家终于有了台白山牌自行车。但这是我父亲的公车。我父亲因为从事水产工作,一年大部分时间要下乡到县城周边沿海渔村蹲点,所以单位给配备了自行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看到这台自行车欢喜的不得了。自行车的钢管把手铮明瓦亮,乌黑的车梁也闪着亮光。那时能有这么一台自行车,相于现在的奔驰宝马了。开始父亲是不让我碰他的车的,但只要父亲把车骑回来,我会趁着父亲不注意,扶着自行车在院子前推来推去。那时的自行车都是二八大杠,我长得弱小,脑袋刚刚跟自行车把手稍高一点,别说骑走,就是扶稳也得费很大劲。</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不管怎样,父亲的这台自行车就成了我的“教练车”,但我可是“自学成才”的,我的自行车驾龄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尤其是父亲远门出差时,自行车就放在家里,我便有了学车的充裕时间。我家对面是县邮电局大院,与我家相隔是一堵用手腕子粗的木柱子围的栅栏墙,远远高出我的个头。我先是把自行车靠到栅栏墙上,确认靠稳后,一手扶着栅栏一手扶车把手,脚踩着自行车中轴就坐上了车座,斜着屁股用脚尖刚好碰到车脚蹬子。然后靠着栅栏墙的扶力一点一点移动。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记不得过了多长时间,我就不用扶着栅栏骑上一小段了。一天中午,当我感觉自己能把自行车晃晃悠悠骑走了的时候,惊喜地大叫起来。母亲还以为我出什么事了,急忙从屋里跑出来,看到我会骑自行车了,也不知是应该高兴还是生气,一把把我从自行车上扯了下来。那年我只有7岁多点。后来同龄小朋友学自行车都是先从“叉裆”式开始的,而我一起步就是“正规”骑行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后来我的骑车技术越来越成熟,随之而来的就是欲望也越来越大了,但也因此闯了个不大不小的祸。我开始不满足在自家院子和周边骑行,想着到大马路上兜风了。我家邻居有个小同学,小名叫李子。他早就对我骑上自行车羡慕不已,总是“怂恿”我上马路骑,也好教他学车。一天傍晚,我和李子偷偷骑出自行车上了我们县城北面一条最宽的马路。李子胆子特别大,我们玩一会后,他就要坐上自行车后座,享受一下坐车的感觉。我也对自己的骑车技术很自信,载着他在马路上飞奔,夜幕降临时微风扑面而来,我时不时地按着车铃,清脆的叮铃铃响声让我有很爽的感觉。这时突然一辆大货车迎面驶来,车大灯直刺我的眼睛看不清路面,心里一慌我俩连人带车栽到路沟里。我爬起来时,李子还躺在沟底哎呦哎呦直<span>哼哼</span>。我把李子扶起来后,看到我俩都只是在腿和胳膊上受了点伤,随后用力把自行车推到马路上。更惨的是,我发现车铃不见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无奈之下我俩推着车走回了家。</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父母对我闯的这祸既气愤又后怕,如果不是母亲拦着,我少不了被父亲教训一顿。从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父母再也不让我骑自行车了。但我身上已经是肌肉记忆的骑车功能并没有丢失。特别是后来工作和成家了,我得骑车上下班,接送儿子去幼儿园,到菜市场买菜等,自行车是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伴侣”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家家有台自行车已是司空见惯。而且自行车已逐渐改变了生活必需品的功能,成为休闲和锻炼身体的工具。如今10几岁的孩子骑自行车早已不鲜见,而且大都是那种可以换档的山地车,完全是孩子们的玩具了。偶尔闲暇时,我也会骑上共享单车陪着孙女儿或跟在一群孩子后面,来一次沉浸式的体验。我家多年前买的那台折叠自行车至今还在阳台一角,闲置起来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自行车已成为时代变迁的缩影。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近些年自行车已失去了人们的宠爱,悄然退出大多数家庭,特别是因为住楼房的家里摆放自行车反倒成为一个累赘。在今天的城市大街小巷上,抬眼到处就能看到成片的共享单车。同时随着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后,家庭轿车成为新的主流交通工具了。我也是这样,逐渐进入老年后,骑自行车的机会很少了,基本上是以轿车代步。但我仍然忘不了自行车给我带来的乐趣。自行车印证了整个社会发展,当然也包括我个人从儿时到老年走过的这一段难忘的路程。</b></p> <p class="ql-block">  图片 自拍并致谢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