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div>✿ <b>自驾游第三站:桐城主要景点</b></div> <b>3. 参观桐城文庙</b> <p class="ql-block">桐城文庙毗邻桐城文化博物馆,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桐城文庙为元、明、清以来桐城地方祭祀孔子的一组礼制性的建筑群,始建于元延祐年间,扩建于明洪武初年,大修于清同治年间,距今近70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穿行于红墙黛瓦之间,目光所及,是斑驳的石雕梁柱与殿内庄重的孔子塑像;指尖所触,是游客留下的殷殷祈愿。此情此景,仿佛让人听见七百年来萦绕不散的琅琅书声,在庭宇间轻轻回响。这座文庙,早已超越建筑的实体意义,它更像一位静默的述史者,将桐城独有的文化底蕴与绵延不绝的儒脉文风,深深镌刻进每一位来访者的记忆之中。</p> <b>4. 漫步龙眠河公园</b> <p class="ql-block">上午在桐城市区参观完,原计划下午直接前往合肥,何老师看时间还比较宽裕,增加了龙眠河公园、孔城老街两个景点。</p><p class="ql-block">龙眠河被誉为桐城人的母亲河,穿城而过。依河而建的龙眠河公园,以素雅的白墙黛瓦、错落的马头墙勾勒出浓郁的徽派韵味,其间点缀的现代设计元素,为这片古雅空间增添了恰到好处的时代感。</p><p class="ql-block">我们驻足观赏了大型浮雕《龙眠人物》,石壁上栩栩如生的人物仿佛正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文脉往事。缓步走上紫来桥,石板路在脚下延伸,桥下的流水载着时光静静流淌。在桥上走了一个来回,仿佛完成了一场与历史的交错。最后沿青石路信步而行,穿过厚重的东作门,为这段漫步画上句点。</p><p class="ql-block">这次漫步,更像是一次与桐城悠久历史的温柔对话,在每一步中感受着文脉的延续。</p> <b>5.踏访孔城老街</b> <p class="ql-block">孔城老街坐落于桐城市孔城镇,距市区约12公里,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这里曾是连接巢湖与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商贾云集,繁华一时。老街现存118幢古建筑、300间临街商铺,整体风貌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清末民初时期徽派建筑向江北延伸的特征。</p><p class="ql-block">我们先前在桐城文化博物馆了解到这条老街的往昔,因此专程前来,踏访这片承载岁月痕迹的街巷。</p> 朱漆门外,便是孔城老街。 <p class="ql-block">看到“孔城老街等你来打卡”,忍不住吐槽一下:这类句式的景点宣传语早已耳熟能详,似乎所有旅游景点宣传语的拟稿者是同一个古板的语文老师教的。</p> 来孔城,不做匆忙的过客,愿做穿越时光的归人。 <p class="ql-block">穿行于静谧的老街,正觉游人寥寥,却偶遇两位姑娘在石板路上走走停停,望着一旁斑驳的老墙,饶有兴致地拍照,仿佛在为这被时光遗忘的角落,重新注入青春的注脚。</p> 砖砌纹样,一丝不苟,于方寸间尽显古代建筑风骨。 街上三两店铺开着,时光在这里也变得很慢,仿佛在静候有缘人路过。 店主介绍左边的艺术瓷盘由他本人设计,并向我们展示桐城市博物馆颁发的收藏证书。 <p class="ql-block">一人巷 这是一条只容一人通过的小巷,宽仅0.8米,是老街上最狭窄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孔城老街的一大特色是保甲文化。“ 甲”首先是区域概念,即一个地域范围的意思。整条街分成十甲,每甲相对独立。这是“三甲”。</p> 每甲都有其独特功能,如一甲是传统手工艺,二甲是布匹、药材经营,三甲是书院文化、商贾大户,四甲是政治、经济中心,五甲是小吃、京货,六甲是米行、酒坊,七甲是柴市、猪集,八甲是鱼行、菜市,九甲是茶楼、货运(九甲东头就是码头,为挑夫通道),十甲是客栈、旅馆。这在全国老街中实属罕见。 孔城历史悠久,地理位置显要,是三国时东吴属地,传说吕蒙曾筑垒于此。 <p class="ql-block">180年前,清代诗人戴均衡在家乡创办“桐乡书院”,其先进的办学理念被官府定为全国性样板,广为效仿。</p> 亲民堂 对联:立修齐志存忠孝心辩黑白,读圣贤书行仁义事断是非。 知府大宅建于130年前,门前广场与御赐木料,昭示着主人清正廉洁所获得的殊荣。 抗日战争时期,三个团的指挥官曾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他们策划的战役,以死伤千余官兵的代价,换来日军死伤近千人的战果。 孔城影剧院,建于上世纪60年代,以黄梅戏、电影和歌舞,滋养了一方人的文化生活。 <p class="ql-block">白果厅,因其主要建材为银杏木得名。160年前,两位将军常在此举行军事会议并屡获胜绩。该建筑于30年前不幸毁于火灾。</p> <p class="ql-block">与古镇非遗馆的缘分,仅止于门前陈列的些许样品,未能入内一观全貌,留下一份念想。</p>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