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拖技校车7927班的旧闻趣事

韧阳

<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在洛阳永怀河洛间公众号上刊发的拙作《拖技校——我人生中一段不可忘却的经历》,引起了班内班外同学们及读者的热议和反响,纷纷留言给予肯定和鼓励。 </p><p class="ql-block"> 不久,我被同学董慧敏拉进了一拖技校车7927班微信群(群主,都丽霞同学),与同学们建立了联系。</p><p class="ql-block"> 10月7日,应都丽霞同学及爱人宋振升先生的诚挚邀请,部分同学相聚在都丽霞的农家小院再续同窗情(我因在外地未能参加)。这是毕业分别四十六年后的再次重逢,当年的风华正茂而今已鬓染霜华,大家都很感慨。餐前饭后,同学们欢生笑语,曾经的趣事、分别后的牵挂,娓娓道来。光阴流逝的是容颜,流不走的是同学间那段情谊却愈加纯真,短短的两年学习时光依然深深印记在脑海中,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部分同学在四十六后的再次重逢</b></p> <p class="ql-block">  一段时间来,同学微信群有当初只有几个人,逐渐增加到现在的25人(截稿为止),大家还在等待着失联的同学们早日归队。</p><p class="ql-block"> 在微信群里,同学们以聊天的方式讲述了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旧闻趣事,你一言我一语,那个年代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又勾起对那个年代的敬畏之心。这只言片语的回顾,不过是当年学习生活的冰山一角,但言语中趣事的真情流露,让那段记忆显得格外珍贵。</p><p class="ql-block"> 定居在国外的申凤英同学在微信群中深情写道:46年了,这几天我一直在回忆,不记得我们班有多少学生,但是看着同学的名字出现,大脑的储存功能立刻被打开,同学的青春时光就在眼前……那笑语嫣然,那风姿翩翩,那眉眼轩昂。历经46个春夏秋冬的裝扮你是否还是当年的那个少年模样?翻看着接龙信息期盼他(她)出现。19岁我走进了车7927,我的坐位好像一直都在进门靠墙边,4组?我的同桌范爱知,我前面是都丽霞,李晓鸿,再前面是丁丽娟,杨建敏,我后面是肖新乐,鲁晓阳。再后面是蒋为民,张国平。哈哈哈一点一点的提取出来了,18、19岁的青春,美好的年华,永远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在众多同学回忆中,尤以都丽霞同学的回忆经典有趣,接地气,即诙谐又幽默,如同欣赏一部生活趣味大片,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发人深思。在此借便从中择其几段呈奉给读者:</p><p class="ql-block"> 上学二三事</p><p class="ql-block"> 1、刚到校夜自习,凤英说不知道我妈在家干啥,我想她了,我听后突然大哭,边哭边说我想我姥姥(我是姥姥带大的)李老师听见哭声以为凤英欺负我开口就训话,凤英说她想她姥姥哭的,全班大笑我很难忘!2、某天刚放学走到校门口,看见一位穿黑呢子大衣的阿姨款款走来,我大叫妈!妈!走近一看是马莉妈妈,她大笑,我大哭随后我俩一块哭,从此我们成了娘俩,我很难忘!3、有天上实习课,中午我和李可言跑出去看电影回校迟到了,艾老师让我俩站在实习车间吓得直哆嗦,我壮着胆子说:艾老师我们在上海市场遇火灾帮忙救火才迟到的(其实是小饭店油锅着了),老师闻迅围者我俩转了两圈说没有受伤就好並表扬了我们,偷笑,我很难忘!</p><p class="ql-block"> 上学四、五、六事 </p><p class="ql-block"> 看电影之一,咱们刚搬到新学校有天傍晚凤英对我说:丽霞橡胶厂放电影咱俩去看吧!只要说看电影我就象打了鸡血似的什么也不顾了只顾往前冲,谁知到了才知道是晚上十点的,不管了先看!回来路上我俩后怕了,那时龙鳞路一片荒凉,月高风黑夜实在害怕。但凤英鼓励我说:别怕,我下乡学过会两下子,一般人到不了我跟前。我可憨竟然信了她一路上坡走到桥上,我用手当枪顶在她后腰上小声说不许动,谁知她吓得蹲在地上大叫:妈呀我不敢了!有三分钟我拉不起来她,我俩腿都软了,又好吃又好笑这保膘当得,没办法我俩颤颤巍巍相互掺扶着回到学校已是夜里快二点,哈哈……我忘不了! </p><p class="ql-block"> 看电影之二,和一群女同学看电影</p><p class="ql-block"> 记不清看什么电影了,只记得当时工学院南院草场放电影,一群女同学一块下山看电影,散场往回走马莉不小心掉到了一个树坑,脚崴了,我们几个掺扶着回了学校,我急中生智命马大姐(马和群)端来一盆热水把她脚放了进去,结果脚立马肿成了紫茄子,疼得她嗷嗷叫,大半夜借了一辆自行车马大姐亲自掌舵火速送到拖厂医院,并将马莉背上楼,医生看了一眼,我赶紧说医生我用热水己敷过,医生瞪我大叫敷反了用凉水敷,好在看后问题不大,没伤到筋骨,休息几天就好了,谢谢同学们齐心协力也谢谢马大姐的神勇,这事也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老马(马和群)</p><p class="ql-block"> 初识老马是刚到校我们宿舍几个在整理行李,她大摇大摆的进来,高声道:我叫马和群嵩县来的并热情的帮我们整东西,就这样认识了她,从此开启了我们班女生快乐丰富的日常生活,她的嘻闹她的搞笑今天看来还真是大智若愚。</p><p class="ql-block"> 一、开学后第一个春节快到了,慢慢的大家都熟悉起来了,老马常到我们屋里来有时送点小菜(咸菜·豆醬)有时来教云南话总共教会四个字,孩子(鞋子)、赶该(赶集)但老马的傣族舞非常惊艳,偶尔听到关牧村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必想她的傣族舞,有次老马披着被面跳还被王老师撞上了。这些都是为了和我们搞好关系帮她抄作业和试题。</p><p class="ql-block"> 二、搬到新校区全班女生同住一个大宿舍,老马成了土皇帝,所有灯具归她管,只要她想睡拉灯关电闭嘴子,只有两个人不怕她,一个是老好人万静一个是我,谁和她有矛盾总是万静帮调解,我肯定是帮她写作业最多的那个,但她生气从不记仇一转眼又是亲兄弟,深知她的短版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三、老马父亲是从云南转业到嵩县的军人,她家兄弟姐妹好多个,她下乡待业了好几年文化底子又薄,但她很珍惜来上学机会生怕失去,很会用人也很会讨好老师,那时咱们还是供给制,老马会在县城搞些紧缺物资悄悄的卖给老师们,好让他们网开一面使她能顺利毕业。夜深了,老马你现在还好吗?真有点想你了,祝福。二0二五年十月十六日午夜</p><p class="ql-block"> 以上扑实无华、原汁原味的文字,生动有趣的讲述,又让我们沉浸在那个激情澎拜的思绪里,意犹未尽。同学们一个个熟悉的面容,一段段令人难以忘怀的趣事,不停地在眼前划过。两年拖技校的同窗时光很短很短,而留存在脑海里的那段珍贵记忆,已演绎为一种情怀将会伴随我们一生。</p><p class="ql-block"> 饮水思源。不禁又想起培养和教育了我们,曾经朝夕相处的王锁建老师、李宏阳老师、艾华荣老师,许多年没有联系了,不知是否一切安好,同学们都很想念他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无语默默处,照片永流传</b></p> <p class="ql-block">  后附:拖技校车7927班同学名单:女生31名,男生18名,共计49名。(按姓氏笔划为序)</p><p class="ql-block">丁丽娟,马和群,马莉,万静,王自萍、王台喜,王刚华,王媛平,仇小静,石新力,李可言,李坚,李洛红,李晓鸿,何和平、乔跃华,杨勇,杨建敏,张大伟,张红阳,张丽霞、张忠敏,张国平,张惠荣,刘丰,刘凤彩,刘惠琴,刘静婷,申凤英,冯洁,冯静,孙祖伟,杜作阳,肖淑琴,肖新乐,邵明星,樊爱知,钱在红,赵宝全,贺志刚,姜洪州,徐静、都丽霞,崔丽霞,曹文克,董慧敏、蒋卫民,强亚卓、鲁晓阳。注:这其中,有些同学已与世长辞,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借此,谨向他们表示深切的怀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