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战是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会战或芷江战役),发生于1945年4月9日至6月7日,以中国军队的全面胜利告终,标志着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盘踞在江苏中部高邮古城内的日军仍在负隅顽抗。</p> <p class="ql-block">“运河是道门,高邮是把锁。”高邮西靠运河、高邮湖,东濒水网,河汊交错,加上古城墙高城大,工事坚固,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12月19日,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亲自部署指挥,发动了高邮战役,用一周时间收复了高邮城。这一战役被学界称为抗日战争最后一役。</p> <p class="ql-block">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在原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旧址上建成“高邮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分为三部分:抗日甬道、胜利广场、战役介绍(投降旧址)。</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门,一座“抗日战争最后一役胜利广场”的大标识矗立在眼前,其高度为19.45米,寓意1945年抗战全面胜利。它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插云霄,映射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谛。</p> <p class="ql-block">用中、英、日、韩四国语言简述的“ 抗日甬道”,全长125米,14个单元寓意了14年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通体采用绣红色耐和钢材料,以其沧桑的质感,诠释抗战的艰辛,奏响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绣红的色泽,喻意生命和鲜血,谱写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p> <p class="ql-block">甬道入口到出口总共设计了14个雕塑单元,有“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墙体浮雕,有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者、全民抗战的典型场景,有14年艰苦卓绝斗争中的英雄人物,有胜利的宣言和迎接解放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南京大屠杀纪念浮雕</p> <p class="ql-block">誓死不当亡国奴</p> <p class="ql-block">吹响战斗号角</p> <p class="ql-block">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p> <p class="ql-block">冼星海塑像</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歌</p> <p class="ql-block">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p> <p class="ql-block">历次战役</p> <p class="ql-block">从左至右:戴安澜、赵登禹、彭雪枫、赵尚志、杨靖宇、左权、佟麟阁、张自忠</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白求恩、飞虎队、滇缅远征军……</p> <p class="ql-block">高邮战役前的三垛河伏击战</p> <p class="ql-block">高邮古城解放</p> <p class="ql-block">《新华日报》刊登的高邮解放消息</p> <p class="ql-block">各大报刊刊登的日本投降消息</p> <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3日,《新华日报》刊登的毛主席题词</p> <p class="ql-block">抗日甬道的尽头是民族胜利墙,高6.5米,长29米。主题雕塑高12.26米,喻意1945年12月26日,高邮获得解放及抗战最后一役取得胜利的光辉时刻。雕塑上部是抽象的国旗剪影,底部是芦苇荡的浮雕,中部是五名新四军战士欢欣鼓舞庆祝抗战胜利的生动场景。</p> <p class="ql-block">上方刻有1945.12.26</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来是高邮最美丽的公园——中山公园所在地,楼台亭阁、树木葱葱且环境优雅。1939年10月2日,日军侵占高邮后,就把这块高邮城内风景最漂亮的地方拉上了铁丝网,变成了日军司令部驻地。高邮老百姓大都称该地为日军“洪部”。</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建于民国十九年元月,是一座中西合壁式做礼拜用的“礼堂”,是日军成建制向新四军投降的历史见证地。</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展出的图片、文字、实物,详细介绍了高邮战役的经过;搭建的模拟场景,更是把我们带到了当年烽火连天的战场……</p> <p class="ql-block">高邮战役前的华中局势</p> <p class="ql-block">担任高邮战役的八纵领导</p> <p class="ql-block">华中野战军向高邮挺进</p> <p class="ql-block">八纵解放高邮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战役经过</p> <p class="ql-block">模拟场景</p> <p class="ql-block">上图中的古塔为高邮古城标志之一,名净土寺塔,又名东门宝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系砖砌八角形七层仿楼阁式塔,在全国现存砖塔中属保存较好的一座。高邮战役中,塔身东南角遭炮击损坏,次年修复。2005年维修该塔的工人又先后从塔身的东南角发现并取出三枚未爆炸、距离地面约10米高度、保存良好的炮弹,并确认了该炮弹就是1945年12月抗战最后一役中新四军攻城时所留下的。当时有一队伪军驻守在塔的制高点上,拒绝投降,新四军开炮轰击,因为古塔结构牢固,塔身墙体厚度有2米多,未能将其击倒。</p> <p class="ql-block">车行经过净土寺塔时抢拍的</p> <p class="ql-block">模拟场景——登城墙</p> <p class="ql-block">战利品——迫击炮(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战利品——九四式山炮(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受降场景:日军驻高邮最高指挥官岩崎大佐向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韩念龙递交投降书。</p> <p class="ql-block">粟裕使用过的毛衣、秋裤、围巾</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副馆以高邮革命斗争史为主,自1927年高邮出现党的活动开始,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展馆外貌</p> <p class="ql-block">大厅内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高邮最早建立的临泽支部</p> <p class="ql-block">高邮境内的三起惨案:</p><p class="ql-block">1938年5月13日菱塘桥惨案、1939年10月2日高邮惨案、1940年5月1日寡妇圩惨案</p> <p class="ql-block">高邮各时期牺牲的英烈名录</p> <p class="ql-block">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今天,参观纪念馆有着特别的意义,感慨万分。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和平来之不易,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锦绣河山,我们要加倍珍惜,更要牢记初心,践行使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以告慰英烈们的在天之灵。</p> <p class="ql-block">烟波浩渺的高邮湖</p> <p class="ql-block">注:湘西会战</p><p class="ql-block">1945年4月,侵华日军集结约8万余人的兵力,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向湖南西部发起进攻,企图合围芷江机场,摧毁中美空军的前沿阵地,并一举占领湘西,威胁重庆,挽救其行将灭亡的命运。中国方面调集约11万余人的兵力,以雪峰山地区为依托,构筑层层阵地,采取节节阻击、诱敌深入、包围聚歼的战术,与日军展开湘西会战。在湘西民众的支援下,中国军队对日军的进攻实施抗击,并主动出击,不断给日军以重创。日军进攻一再受挫,攻势逐渐衰退。会战后期,中美空军出动强大的空军机群,从空中对日军地面部队实施打击。中国第四方面军乘势出击,向日军发动全面反击,收复所有失地,击败日军的进攻。湘西会战历时近2个月,战线长达200余公里,最终以日军彻底溃败而告终,共歼敌2.8万余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