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93阅兵的铁血荣光穿越时光,当准旗籍女兵的铿锵故事走进校园,薛家湾第八小学的报告厅里,一场关于“传承”的对话正温暖上演。93阅兵亲历者、准旗籍女兵李思喆,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初心,为六年级学子带来“传承抗战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主题宣讲,用亲身经历为少年们打开了一扇“从阅兵场到成长路”的精神之窗。</p>  <p class="ql-block">  宣讲中,李思喆首先将“抗战精神”从历史书页拉到眼前——她结合阅兵仪式背后的家国意义,告诉孩子们:“抗战精神不是遥远的文字,是前辈们用热血守住的家国,也是我们这代人用坚守扛起的责任。”而这份“坚守”,在她的训练故事里有了最具体的模样:正步高度必须精准到25厘米,摆头角度要严格卡在45度,哪怕是重复千百次的动作,队员之间也会互相监督、彼此提醒,“差一毫米都不行,因为我们走的不是正步,是中国军人的精气神”。</p>  <p class="ql-block">  更让人动容的是那些藏在训练里的“倔强”:即便生病发烧,她也咬牙站在队列里,“不想因为自己让整个方阵的努力打折扣”;从初选到最终受阅,无数个凌晨的操场、磨破的作训鞋,都是她对“使命”二字最朴素的诠释。她还细致地分享了受阅当天的细节:凌晨3点集结、反复整理着装、听到国歌响起时的热泪盈眶,“当脚步踏过天安门广场,我知道,所有的苦都值了”。</p>  <p class="ql-block">  宣讲的最后,李思喆给孩子们提出了最真诚的建议:“不用追求惊天动地,把‘认真’藏在每一次作业里,把‘坚持’放在每一个目标里,就是对‘使命’最好的回应。”互动环节中,孩子们围着她追问“训练时怎么克服困难”“怎么才能像您一样勇敢”,她耐心地一一解答,用笑容将“勇敢”与“担当”的种子悄悄种进孩子们心里。</p>  <p class="ql-block">  从阅兵场的铁血方阵,到校园里的温情宣讲,李思喆传递的不仅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更是一份“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精神接力。当少年们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我们知道:抗战精神的火种,正以这样鲜活的方式,在新一代心中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