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援老抗美回忆之三

老兵

<p class="ql-block">(老挝国地图)</p> <p class="ql-block">因多种原因,中国军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抗美援越和抗美援老一直没有正式向外公开,当年的工程兵都以中国工程筑路总队XX支队XX大队的名义援外筑路。我团在成都军区的代号是解放军0092部队,出国后代号是中国工程筑路总队第718大队,隶属于第五工程筑路支队(支队相当于师级)。</p> <p class="ql-block">印度支那半岛是中国云贵高原向南延伸并逐渐降低,直至印度洋。我团负责修筑的公路,是老挝国老西线的延长线~勐北线(从勐洪→湄公河畔的北本码头),海拔从1500米到1000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老挝的亚热带雨林)</p> <p class="ql-block">我们十连和十一连2个先遣连的任务,就是尽快从零公里往南,沿着南奔河西岸山脉,修筑一条长约40公里的简易通道,只要一辆解放牌卡车能通行、在适当的地方有个两车交会处就行。目的保证全团主力能在1972年元旦前,全部开进工地,展开全线施工作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老挝山区的民宅~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部队在国内大西南的"三线建设"中,虽然都在山区,施工条件比较艰苦,但吃和住都有保障,更不必担心会有敌人的袭击。然而一到老挝就是上了战场,首先要随时防止美国军机的轰炸,同肘要防止老挝右派军队可能的偷袭。并且我们2个连是孤军深入,一旦发生战斗,邻近并无友军支援。i</p> <p class="ql-block">(简易战壕兼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故我连入寮第二天的首要任务,就是挖战壕和防空洞。全连以班为单位,一半人修筑简易战壕和防空洞。一半人去零公里搬运物資。</p><p class="ql-block"> 各班在山坡上找一处岩石和大树较少的地方,先开挖一条宽约80公分、深约180公分、长约10米的战壕,中间拐个弯。然后就近砍伐直径30公分左右的树木,锯成段后,先将粗的横向搁在战壕中间部分的顶部,再将细的枝杈纵向放在上面,再铺上挖出来的泥沙碎石,用铁锹拍严实,就形成了一个顶部厚达80公分左右、可躲避机枪扫射和炸弹片的简易防空洞。当然,如果敌机炸弹正好落在洞顶,则是无法抵挡的。</p> <p class="ql-block">(我团修筑的是老挝国老西线的延长线,海拔1500米以上的深山老林,也有一些地段是悬崖峭壁。)</p> <p class="ql-block">部队在国内大西南的"三线建设"中,虽然都在山区,施工条件比较艰苦,但吃和住都有保障,更不必担心会有敌人的袭击。然而一到老挝就是上了战场,首先要随时防止美国军机的轰炸,同肘要防止老挝右派军队可能的偷袭。并且我们2个连是孤军深入,一旦发生战斗,邻近并无友军支援。i</p> <p class="ql-block">(在越南战争中,美军占有绝对制空权,对越老柬三国共投下800万吨炸弹,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空投炸弹总量。)</p> <p class="ql-block">我们出国初期,确实经常有敌机来侦察、扔宣传品,也有扔炸弹的,但附近一些山头上也有我军的高炮部队负责对空防御,保护我们的施工。但当年的100高炮射程低,对高空投弹的美军B51轰炸机毫无威胁。</p><p class="ql-block">我们也加强自我防范,在施工工地两端的高处,各派一名防空哨兵观察,一听到有飞机声音,立即鸣枪报警,通知大家就地分散荫蔽。</p> <p class="ql-block">这2天中我是分配去零公里搬运物资。我们身背枪弹,拉开距离,十多个人结伴而行。大家把铁锤和铅絲圈等重物装上手推车,一人前面拉、一人后面推,艰难行进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遇到狭窄处就挖土加宽一点,推到徒坡处,就要三、四个人合力抬一辆小推车。运铺板则是用阔背包带一绑,背着走。但在"老虎口″这一段,突兀的山崖不到一人高,只能2个人抬一块铺板弯着腰通过20多米长的“虎嘴”。这样速度就比较慢,我们起早落晚,一天只能跑三个来回,化了整整两天,才把物资全部运回临时宿营地。</p> <p class="ql-block">在国外施工的第二大困难,就是缺失后勤生活保障。除了水、土和木料能就地取用,其余一切物资都要从边境线内的孟腊县去釆购,军卡一个来回要2天时间,还只能运到零公里,再靠肩扛身背转运进去。故我们第一个月的生活十分简单,全连以排为单位,选个较为隐蔽又能相互支援的宿营点,把地铲平一点,放上铺板就成通铺,被子上用雨布遮挡深夜的露水,是真正的"大地当床蓝天当房″。睡觉时,两眼可见群峰茂林和滿天繁星,双耳可闻各种昆虫的高吟低鸣。但在彼时彼地,谁又有心情去欣赏和品味这种世外桃园式的意境呢?!</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起全连就投入了紧张的施工。十月份是东南亚雨季和旱季尾首交替的时节,降雨已明显减少,但丛林中一片泥泞,蚊子群舞,蚂蟥遍树(老挝山区的蚂蟥是攀爬在树叶和竹枝上,下面一有人、畜的动静,它就敏感地空降下来),故每天早晨起床,总会有一些战友流血″挂彩″的。</p> <p class="ql-block">更糟糕的是伙食太差。一是没有灶台没有橱房,二是怕做饭冒烟引来美机轰炸。炊事班早晚两餐是起早摸黑,让烟尘混和在晨曦中,中餐就用野战散烟灶(在简易地灶的四周挖多条引烟道,盖上石块,让烟尘分散化解),但这样拔风効果差,火就不旺,经常烧成夹生饭。吃菜更困难,因出国部队禁止向当地老挝民众购买任何物品,只能靠边境政府特供给出国部队的猪肉罐头、鸡蛋粉、粉丝干、花生米和黄花菜等干货,由炊事班想方设法变着化样吃。条件如此,大家也没有怨言,只要能吃饱就行。</p> <p class="ql-block">就是在这样"苍天当房地当床,夹生米饭常品偿"的艰苦条件下,大家还是士气高昂,斗志顽强地投入施工。我们的口号是:″身盖三尺雨布,胸怀世界革命";″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为了解放全人类。″ 今天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太傻太天真,但当年就是靠这些豪迈誓言和“支援世界革命“的崇高信仰,激励着我们战胜困难,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尽管便道不通,机械还无法进入,指战员们在崇高信仰的激励下,凭着青春热血,硬是用砍刀斧头斫荊斩棘,用手拉大锯伐木造桥,用铁钬小车劈山铺路,让施工便道在我们脚下一米一米、一天一天地向前方推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同班战友陈家明烈士之墓)</p> <p class="ql-block">但是就在抢修便道的施工中,发生了一件令全连悲伤之事,我的同班战友、安徽籍69年兵陈家眀同志,在施工中身负重伤、无法及时送医抢救而不幸牺牲,将青春和生命永远献给了支援老挝的抗美救国战争!</p><p class="ql-block">这也是我团在抗美援老中牺牲的第一位战友。</p> <p class="ql-block">(2025年清明节,九位绍兴籍老兵和一位女儿,特地赶赴老挝勐赛的中国革命烈士陵园,看望祭奠长眠在老挝的多位原援老工程七一八大队的战友。并占燃清香,敬献鲜花、水果和白酒。)</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向陈家明烈士庄重致敬!)</p> <p class="ql-block">一个多月后,我连的施工便道便已从零公里前进了十公里多,十一连抢建的便道则在更前面。我们的临时营地也前迁了好几次,并开始用施工中砍伐的树杆打桩做床架,用竹杆搭支架,在床顶支架上绑定草绿色雨布,一个班就连成一个“房顶〞,虽无墙壁遮拦,总算有了点"房子″的感觉,大大减少了蚂蟥的深夜来访。</p> <p class="ql-block">不久,营部和团部就沿着我们抢修的临时便道,先后出国入老,各连队分布到了施工沿线。这时便、已能全线通汽车,后勤保障有了明显改善,我们也从抢修便道转入正线施工中去。</p> <p class="ql-block">(老挝山区的村寨,几十年来变化不大。)</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挝境内的湄公河局部照片。</p><p class="ql-block">我团承建的援老公路,终点连接湄公河边的北奔码头,有力保障了中国支援印度支那三国的各种物资运输。)</p> <p class="ql-block">本文完。谢谢您的欣赏!</p><p class="ql-block"> 一位援老 老 兵</p><p class="ql-block"> 写于戊戍年冬义日</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0日配图</p><p class="ql-block"> (图片搜索于网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