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一日行

王晓勇

<p class="ql-block">  阿尔巴尼亚,地中海亚德里亚海边的一个小国。不到三百万人口,却是当年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非常强硬的一员,也是中国当年意识形态的盟友。许多中国人对之记忆尤深,感慨良多。</p><p class="ql-block"> 告别黑山共和国,我们来到阿尔巴尼亚斯库台湖。</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界湖,一半属于黑山共和国,一半属于阿尔巴尼亚。</p> <p class="ql-block">湖水清澈碧蓝,深邃的象一片汪洋大海。</p> <p class="ql-block">湖岸是众多房屋和连绵的群山。</p> <p class="ql-block">红底黑色的双头鹰国旗在船上迎风飘扬。</p> <p class="ql-block">据说湖泊周边,生存着三百多种不同的鸟类,是鸟儿的天堂,自然科学家研究的绝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一位老船工的扳船,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p> <p class="ql-block">秋季的湖水很冷,他却不畏寒冷,趟在湖泊中奋力地扳船。</p> <p class="ql-block">鸥鸟群飞来,似乎在等待着乘船的人。</p> <p class="ql-block">海平面上的小船运送着单个游人,来来去去。</p> <p class="ql-block">山顶的城堡,透露着阿尔巴尼亚人的坚忍和尊严。</p> <p class="ql-block">进入地拉那,这是久已闻名的阿尔巴尼亚首都。一如巴尔干地区的其他城市,散发着古老和现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在“全国要塞化”的口号下,到处兴建了坚固的地堡,现在拆除也很费力,广场街边的这座地堡被改造成为霍查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地拉那斯坎德培广场。记忆中,那尊骑马雕像和他的名字,几乎伴随了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如今,真的看到它,并且在广场散步,有种时空穿越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全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当年是领导人霍查的陵墓,由其女儿捐献出来。其父改葬别地。</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地堡遗存。</p> <p class="ql-block">中国风味的餐馆。</p> <p class="ql-block">在阿尔巴尼亚,只待了短短一天,思绪却飘过几十年。我们祝福你、阿尔巴尼亚!祝你的人民安康、幸福!祝亚德里亚海岸边的民族,走向美好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