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知青六十周年聚

海百合黄斌輝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是个遥远的数字,而1965年却是铭记在我们这群人心里,知识青年的标志从此篆刻在我们身上,这一代人背负父辈的枷锁,承担着国之重担,有改天换地的理想,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可惜了高材生们的滿腹才学,断送了我们求知的欲望,与泥土为伴多年,让青春岁月经历风雨交加,当然也磨炼了意志留下了永痕的记忆和挥之不去故事。</p><p class="ql-block">盼来了相聚的日子,握着那双多年没触碰的手为被对方叫出名字而发至内心的喜悦,欢声笑语仿佛又年轻了。这就是从一个战壕走出来的亲人,忘了病痛也去除了烦恼,好感动的埸景只希望这样的日子还能多点。</p> <p class="ql-block">三十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知青中的一大群体。岁月更递,南北分离而交流没断,友谊根深。</p> <p class="ql-block">高中生是群中的首领,他们的知识和智慧永远影响和感染着我们,一种凝聚力将我们的友情维系,是我崇拜的偶像。</p> <p class="ql-block">勇于开创新天地的一帮人,浏阳的日子使他们常聚常乐,成又一帮派。</p> <p class="ql-block">在这开心的日子里触发给我无尽的思绪,好高兴我们今天能在此相聚,是缘份,是福气,也是最珍贵的日子。六十年前大家都有一段难忘的离家经历,大多数是怀揣理想,响应号召到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而我们三十班女同学五个是既想躲避成份不好的家庭,怕受歧视,又是因头脑简单想结伴出走的玩心。所以一到陌生地方再遇到一点困难就感到迷茫和无助,相互之间特别依赖。当时要把我一个人和她们分开的时候就只知道哭,领导无奈只好把我留下当了放牛娃,开始了知青生活的新篇章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清晨我牵着牛围着田埂满处转就为牛能吃到最嫩的草,一到沟边就拿毛巾给它洗澡,用颤抖的手捉牛身上的虫,游走在山中时经常被蚂蚁窝吓得哭,那时好幼稚但一颗心是红的。我把这一切编成故事写信告诉病中的妈妈,慰籍思念的亲人们,他们又把这信息传递给总在相互联系的我们这几家,让打探消息的家长以求放心。水土不服让我腿,手长疮,更可怕是下到队上要插秧,田里蚂蟥的侵袭把我惊恐到跳起脚哭,恨不得把粘连着蚂蟥手剁掉,柴山上的毛刺留下了血迹,大水桶更压弯我矮小的个子,一段艰辛的回忆,但老乡们的帮助和住家老两口的善良,温情一直铭记在心。后来懵懵懂懂又被父母安排去陕西投奔哥嫂,只为脱离农村拿到梦寐以求的工资,二十七年异乡岁月完成了人生的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退休后选择叶落归根的决定离不开95年的知青三十年聚。到陕西后虽回长沙的次数不少但见到的只是亲人和几位同伴。当接到聚会的邀约,全家都为我兴奋,太珍贵,太难得了。如我所愿那次聚会规模之大,人员之齐,活动之圆满都让我感动,既亲情浓郁又热情奔涌。那场景留在心中挥之不去,回家的念头更迫切。感恩遇见了久违的农友感谢组织者的操劳和不容易。最难忘才华出众,热情付出而离我们已去的唐兰贵。</p> <p class="ql-block">回长沙后农友聚的机会就多了,每十年的纪念日,远方农友的归乡聚,结伴而行去外地游山玩水,再到农家乐试一试手气,每一次都让人心动,愉悦,一个战壕走出来的感情就是不一样哦。时间慢慢推移发现这个队伍在变化,青丝变白发,皱纹脸上爬,背稍有佝偻,步履变蹒跚,人员还在少,上次还在一起的小鸡,盛静元又走了,那活泼嘻笑的面容只能定格在聚会的照片上,今天我们深切缅怀逝去的农友。岁月不饶人我们都老了。今天快八十的我们还能在一起忆过去,想孟公山的水塔,念贫瘠山头种满的花生,棉花,回味忆苦思甜时难咽下的野菜饭和曾经青春的歌舞。聊今天,传递含贻弄孙的愉悦,游山玩水的快乐,满足了。为六十周年的重聚干杯吧,为我们还健康的活着庆幸吧,愿大家多保重,梦想我们还能有一个匕十年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