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台-马王堆

HONGYING

<h3><b>大堡台西汉广阳王陵</b></h3> <div>北京大堡台西汉广阳王陵遗址,是我国第一座完整展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葬制的考古发现,它以“黄肠题凑天子葬制”闻名于海内外,让世人第一次看见“黄肠题凑”的真容。</div> 当年挖掘现场 鎏金铜铺首,头戴博山冠的龙首造型。 彩绘云气纹陶壶,老山汉墓出土。 连弧纹昭明铜镜,因背刻铭文中“昭明”二字得名,流行于汉宣帝至新莽时期。 星云纹铜镜 四乳四虺纹铜镜 螭虎纹玉佩,白玉 龙凤纹韘形佩,白玉 龙纹玉璜,秦式龙纹,青玉 玉舞人,白玉 鸡血红缠丝玛瑙 凤首玉觿,白玉。佩觿代表一个人具有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有治烦决乱的寓意。 凤纹牙雕,象牙质 螭虎玉饰件 铜虎镇 铜豹 <b>黄肠题凑</b>,是西汉最高等级的墓葬制度。遵循“事死如事生”的理念,王陵整体布局仿照地上宫殿形制而建,是天子之制的实物典范,体现了汉代的国家礼制文明。 葬车马 错金银四神当卢,上朱雀,展翅预飞,左白虎,威猛雄踞,右青龙,蜿蜒盘旋,下玄武,沉稳盘踞。 朱雀 青龙 白虎 玄武(龟) 广阳王陵的“黄肠题凑”严格遵循等级规制,从柏木枋选材到堆砌方式,均与文献记载及葬制规范高度契合,是西汉礼制体系在丧葬领域的直观体现,具有极强的身份标识性,唯有天子恩赐方可使用,深刻体现了西汉社会以宗法血缘为基础、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权利结构与等级秩序。 汉代罢活人殉葬之制,代以陶俑从葬,不仅尽显仁政之风,更彰显文明的进步。 蒲纹玉璧,墨玉 龙首玉枕 <b>马王堆生活艺术特展 - 汉风轪华</b> <div>一号墓主,夫人辛追,利苍之妻。</div><div><br></div><div>二号墓主,丞相利苍,第一代轪侯。生于战国末年,参加过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惠帝二年,因功封侯,封地在轪县,所以称之为“轪侯”。在汉初至惠帝140余封侯中列120位,食邑700户。汉初,诸侯国丞相在政府机构中地位仅次于诸侯王,不但统率文武官员,而且控制王国的军队,实际为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div><div><br></div><div>三号墓主,儿子利豨。</div> 冠人俑 “轪侯家丞(轪侯家的总管)”封泥 <div>云纹漆匜,盥洗用具之浇水水器。</div><div>奉匜沃盂为先秦祭祀、宴飨前的重要礼仪。通常贵族洗手时,一人用匜中清水自上而下为贵族浇水洗手,另一人捧盘或盂在下接用过的水。</div> “轪侯家”云龙纹漆盘,盥洗用具之盛水器,与上面的“匜”合用。 食物陶罐 “橘笥”木牌,水果竹笥标牌,表明竹笥内是橘子。 “君幸酒”小漆卮,盛酒器。 “君幸食(请您进餐)”漆盘,盛食器。 “君幸食”“一升半升”漆耳杯,食器。 凤鸟云纹漆圆盒,盛食器。 云纹漆鼎、云纹漆匕,鼎盛食,匕舀食或兼作切肉。 彩绘陶盒,盛食器。 云纹漆壶,盛酒器。 云鸟纹漆钫,酒器。 “君幸酒”大耳杯、“君幸酒”“一升”漆耳杯 “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 最早猫的形象 二十五弦瑟 博具,博戏是智力竞技游戏,先秦已流行,汉代尤盛,玩法已失传。 双层九子漆奁(复制品),存放梳妆用具和贴身物品的奁盒。 木梳、木篦,梳妆用具。梳用于梳理头发,篦用于清除发垢。梳、篦总称“栉”。 环首角质刀,佩饰。 纱,经纬丝线加捻,密度稀疏处呈显方孔状的平纹织物。 金银色火焰纹印花纱,三版套印丝织品 赭黄色印花敷彩纱,目前发现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 绛红绢地“长寿绣” 黄褐对鸟菱形纹绮“乘云绣” 赭黄绢地茱萸纹绣 绢地蚕纹绣 烟色菱形纹罗地“信期绣”,“似燕归来”。 香炉(?) 马王堆之美,散发着潇湘文化的独特芬芳,又与汉代文明的宏大气象相融相生。地域的个性与时代的共性,凝结成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