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教师公开课风采展示

小李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深耕代数基础,展现课堂魅力</b></p><p class="ql-block"> 2025 年 10 月 20 日至 21 日,武冈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组连续开展公开课活动,周芃、龚苏悦、方炼三位教师围绕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代数式" 内容,呈现了三节各具特色的精彩课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周芃老师:聚焦运算能力,让代数式 "活" 起来</b></p> <p class="ql-block">  10 月 20 日第三节课,周芃老师在 2517 班执教《求代数式的值》。课堂以生活实例 "购物计算" 导入,通过情境问题链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教学中,周老师重点训练学生代入求值的规范步骤,特别在易错点解析环节,通过对比展示 "直接代入" 与 "整体代入" 两种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p> <p class="ql-block">  整堂课节奏明快,师生互动频繁,体现了精准教学的设计思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龚苏悦老师:深化概念理解,构建知识网络</b></p> <p class="ql-block">  10 月 21 日第三节课,龚苏悦老师在 2519 班带来《代数式的概念和列代数式的值》第二课时。作为单元教学的深化课,龚老师帮助学生梳理 "字母表示数 — 代数式概念 — 列代数式 — 求值" 的知识脉络。</p> <p class="ql-block">  课堂亮点在于设计 "代数式翻译官" 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有效提升列代数式的准确性。针对学生常犯的 "数量关系混淆" 问题,龚老师特别设计对比练习,如 "a 的2倍与b的差" 与 "a 与 b的差的2倍" 的辨析,通过具象化对比突破难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方炼老师:夯实入门基础,激发学习兴趣</b></p> <p class="ql-block">  10 月 21 日第四节课,方炼老师在 2513 班执教《代数式的概念和列代数式》第一课时。作为单元起始课,方老师从 "用字母表示数的历史" 短视频《数蛤蟆》切入,激发学生对代数思维的探究兴趣。教学中,通过阶梯式问题设计,从 "用字母表示简单数量关系" 到 "规范书写代数式",层层递进,有效调动了七年级学生的参与热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同课异构显匠心,单元教学促成长</b></p><p class="ql-block"> 三位教师虽执教同一单元内容,但基于不同课时定位展现了差异化的教学智慧。周芃老师侧重运算技能的扎实训练,龚苏悦老师注重知识体系的纵横联系,方炼老师则聚焦概念的建构过程,共同构成了 "概念引入 — 技能训练 — 体系深化" 的完整教学链条。此次公开课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更体现了武冈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组在单元整体教学方面的深入探索,为提升代数启蒙阶段教学质量积累了宝贵经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