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老南站

林海雪原

<h3>抚顺老火车站建筑是城市历史的鲜活印记。<br>从建筑风格看,其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独特美学,黄色的建筑主体搭配精致的细节设计,在现代高楼的环绕下,形成了新旧建筑风格的碰撞,既彰显了城市的历史底蕴,又体现出时代的发展变迁。<br>从活动场景来看,这里举办着“生于抚顺 城市记忆展”等活动,红色的展牌、红毯与建筑相衬,充满了人文气息,说明这里不仅是历史建筑,更是承载城市文化、连接市民情感的公共空间,在传承城市记忆、激发文化认同方面有着重要意义。</h3> <h3>充满怀旧气息的供销社场景,极具时代感与文化价值。<br>各类老式商品琳琅满目,有复古的烟酒包装、旧款球类、传统的瓶瓶罐罐等,每一件物品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仿佛将人们带回了过去的岁月,直观地展现了那个年代的物质生活与消费场景,是时代记忆的鲜活载体。<br>带有蓝条装饰的墙面、老式的玻璃货柜,搭配传统年画,还原了供销社的典型布局,营造出浓厚的复古氛围。人们在此驻足观赏,也体现出这些老物件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吸引力,它不仅是对过去商业形态的复刻,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空间,能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引发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情感价值。</h3> <h3>老车站候车场景,细节满满且极具历史韵味。<br>老式木质长椅、带有碎花布的茶水桌和复古茶桶,还原了过去车站候车区的质朴风貌;墙上的1992年列车时刻表和老照片,是铁路历史的真实记录,每一个车次、每一张画面都承载着过往的出行记忆,让人们能直观感受到时代的变迁。<br>这里将“大碗茶”的元素融入其中,搭配复古的门窗设计,打造出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怀旧空间。它不仅是对老车站场景的复刻,更是一个能让人们驻足、回味往昔出行岁月的情感载体,在唤起人们对过去生活场景记忆的同时,也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与传承,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情感价值。</h3> <h3>“同框会客厅”的照片墙汇聚了众多人物的生活瞬间,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段故事的缩影,承载着不同的情感与记忆,是城市人文脉络的生动体现;而抚顺酒厂的老商标集合,是地方工业历史与品牌文化的珍贵记录,这些风格各异的商标,见证了抚顺酒业的发展历程,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收藏价值。<br>这里将个人记忆与城市历史相融合,打造出一个充满温情的文化空间。人们在此既能感受到个体生活的烟火气,又能触摸到城市发展的时代脉搏,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个体与城市的情感纽带,在传承地方文化、唤起集体记忆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h3> <h3>一个充满岁月痕迹的老物件展览空间,极具历史价值与情感共鸣。<br>老式煤油灯、手风琴、搪瓷杯、复古收音机、留声机、旧款电话机等各类物件,涵盖了生活、娱乐、通讯等多个领域,每一件都像是时光的“容器”,承载着不同年代的技术发展与生活风貌,是社会变迁的微观缩影。<br>这里将众多老物件系统陈列,打造出一个可触摸、可感知的“时光博物馆”。人们在此能直观感受到从工业用品到日常器具的时代演变,唤起对过去生活场景的回忆,在怀旧中理解历史的厚度,同时也体现了对工业遗产、生活记忆的珍视与传承,具有很高的文化与情感价值。</h3> <h3>棕色的格状玻璃窗搭配带有蓝色线条装饰的砖墙,复古风格鲜明,既保留了历史建筑的质感,又通过色彩搭配增添了视觉层次;透过玻璃可见室内的老式物件陈列,与外部的建筑风格形成呼应,营造出浓厚的怀旧氛围。<br>这扇窗像是一个“时光之框”,将室内的历史记忆与室外的现代空间巧妙连接,既展现了对历史建筑元素的保留与运用,又暗示了这里是一个承载岁月故事、可供人们窥探历史片段的场所,在建筑美学与文化传承上都有着独特的价值。</h3> <h3>一根布满心愿便签的圆柱,充满了人文温度与情感共鸣。<br>棕色的圆柱搭配蓝色线条,复古质感与清新色彩形成对比;一张张手写便签上满是对抚顺的热爱与祝福,如“我爱抚顺”“抚顺越来越好”等话语,是市民与游客情感的真挚表达,让这根圆柱成为了一个汇聚城市情感的“记忆柱”。<br>它将个体的情感寄托与城市文化相融合,既是人们抒发对城市热爱的互动载体,也是展现城市人文关怀、凝聚城市情感的微型文化景观,在传递温暖、增强城市归属感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