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晨光漫过天蒙山的山脊,把云海染成金纱;当巷口煎饼摊的香气裹着烟火气飘来,咬下时满是酥脆;当红嫂纪念馆里的老照片静静讲述着岁月,指尖拂过仿佛能触到那段滚烫的记忆 —— 这,就是我们朝夕相伴的家乡临沂,一座藏着山水诗意、烟火温情与红色基因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对于正处在认知世界、扎根文化关键期的八年级同学来说,家乡不再只是日常生活的空间,更是需要用心探寻的 “文化宝库”。为了让同学们从 “家乡的见证者” 变成 “家乡的讲述者”,进一步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 “知行合一” 的实践育人理念,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与责任感,我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策划并布置 “我为家乡打 CALL” 家乡推介视频实践作业。现将这份承载着探索与热爱的作业相关事宜,以及它背后的成长价值,向大家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以短视频形式推介家乡,内容可从三大维度自主选取:</p><p class="ql-block">景色维度:可聚焦天蒙山的雄奇壮丽、地下大峡谷的奇幻诡谲等家乡标志性自然景观,用镜头捕捉山河之美;</p><p class="ql-block">美食维度:能围绕郑旺酱菜的醇厚鲜香、煎饼的酥脆可口、临沂炒鸡的浓郁风味等特色美食,展现家乡的烟火气息;</p><p class="ql-block">文化维度:既可以挖掘王羲之书法文化、琅琊文化等传统文化底蕴,也能传承沂蒙精神、探访红嫂家乡、记录老兵访谈等红色文化记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视频创作完成后,需发布至空间、朋友圈或各类短视频平台,保存发布凭证后上传至家长群指定收集小程序,完成作业提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本次实践作业的成果展示将打破传统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p><p class="ql-block">线上展示:家长群收集小程序将作为核心展示平台,集中呈现同学们的作品,方便师生、家长随时浏览点评;优秀作品还将被筛选后在学校官方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推送,扩大家乡推介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线下分享:班级内将组织优秀作品分享会,邀请创作者上台讲述视频创作思路、家乡故事,让更多同学深入了解家乡的多元魅力。同时,学校还将选取部分优质作品在校园宣传栏、电子屏循环播放,营造浓厚的爱乡氛围。</p> <p class="ql-block">厚植家国情怀:通过探寻家乡的自然、美食与文化,同学们能更深刻地认识家乡的独特价值,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将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国家建设紧密相连,培育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提升综合素养:视频创作过程中,同学们需自主规划内容、拍摄剪辑、撰写文案,这不仅能锻炼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能提升媒介素养与语言表达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p><p class="ql-block">传承家乡文化:以青少年的视角挖掘和传播家乡文化,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红色文化,都能借助年轻一代的活力焕发出新的生机,助力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弘扬。</p><p class="ql-block">促进家校协同:作业完成过程中,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参与素材收集、拍摄创作,在互动中增进亲子感情;同时,通过家长群的成果分享,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新桥梁,形成教育合力。</p><p class="ql-block">家乡是根,文化是魂。此次 “我为家乡打 CALL” 实践作业,既是一次生动的道德与法治实践课,也是一场别样的家乡文化探寻之旅。期待同学们以镜头为笔,以热爱为墨,描绘家乡的精彩画卷,展现青春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携手同行,为家乡发声,为成长喝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