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棒槌山照片 摄影 杨建峰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故乡的棒槌山:消逝在时光里的童年幻梦</b></p><p class="ql-block"><b> 武江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平遥县乡下姥姥家的那段童年时光,宛如一幅细腻而温馨的水墨画,深深镌刻在我记忆的深处。那座四合小院,承载着我无数的欢声笑语;街上的拱形圆门洞,似一个个神秘的隧道,引我走进儿时的奇妙世界;黄土和石头铺砌的山坡,留下了我奔跑嬉戏的足迹;还有村边那眼老井,每天清晨,人们都会挑着水桶到井边,摇着轱辘绞水,在轱辘的吱呀声中,聚在一起谈天说地,那热闹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村外,丘陵地貌上铺展着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微风拂过,绿叶沙沙响,似在诉说着岁月的宁静与安详。向东望去,地势逐渐高起,在遥远的天际线上,一座山映入眼帘。山上,一个形似棒槌的物体矗立在那里,上粗下细,仿佛一阵微风拂过,便会摇摇欲坠,却又始终稳稳地立着。因有这个奇特的标志,大家都管那山叫棒槌山。</p><p class="ql-block"> 棒槌,我并不陌生。小时候,常见妇女们到河边洗衣服,她们手持棒槌,一下又一下地拍打着衣物,那有节奏的声响,似是生活的乐章。而山上的那个物体,实在太像棒槌了,我不禁心生疑惑:为什么山上会立着这么个巨大的“棒槌”呢?</p><p class="ql-block"> 老人们说,那可能是神仙用的,因为只有神仙,才有力气提起那么大的棒槌,山上或许住着神仙呢。于是,我的目光常常投向棒槌山,头脑里充满了天真而奇幻的遐想。那棒槌山上,是否真的有神仙居住?他们是否会在月圆之夜,手持这巨大的棒槌,施展神奇的法术?那些神秘的故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我童年的天空中闪烁。</p><p class="ql-block"> 至于这棒槌立在那儿多久了,没人弄得清楚。仿佛从人们有记忆开始,它就一直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由于山势高,无论走到哪儿,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哪怕是进了平遥县城,在大街上回头一望,依然可以清晰地看见那棒槌立在山上,颤巍巍地似乎是立于天地之间,在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长大后,我外出工作,离开了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然而,故乡的棒槌山,始终是我心中最柔软的牵挂。每次回到家乡,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向山上张望,确定我是回到了棒槌山下,回到了我小时熟悉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可有一次回乡,当我寻觅那熟悉的身影时,却惊愕地发现,天地间挺立的棒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的塔。原来,那远看如棒槌的物体,本就是一座风水塔。在抗日战争年代,日本军队的炮弹炸毁了塔下部的很大一部分,致使它远远望去,就像个棒槌。但是那塔非常的坚强,当炮弹的硝烟散去后,残余塔体并没有倒下,任凭山巅风吹雨打,雷电交加,任凭漫长的岁月流逝,仍在山巅上巍巍屹立。那山和塔,从遥远的山下看,它们坚毅、恒久,构成了优美的画面,给远方的人带来无限的遐想。</p><p class="ql-block"> 如今,山上新修的塔,有棱有角、完美无缺,但它不再是我记忆中,那个倒立在山上、危若累卵的神奇棒槌了。就像维纳斯还原了臂膀,比萨斜塔不再倾斜,看似完美了,却失去了那种特有的韵味,那种能触动人心灵深处的神奇、惊险之美。</p><p class="ql-block"> 棒槌山是我童年的记忆,记载着我的乡愁。它的消失,就如同我逝去了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那些在棒槌山下玩耍的日子,那些对神仙和奇幻世界的遐想,都随着棒槌的离去,一去不复返了。有个诗人说:“童年的回忆是无边无际的”。可如今,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我的心中充满了怅惘。</p><p class="ql-block"> 故乡的棒槌山,你是我童年的憧憬,是我少年的眷恋。虽然你已不再是以往的模样,我也找不到那时遥望你的照片,但你留给我的美好回忆,将永远珍藏在我心底,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10.21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