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大讨论】童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快乐绽放

曾金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曾金美,美篇号:2627253</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钢筋水泥浇筑的都市森林中,孩子们求知的目光常被教室的四面高墙所阻隔,课本与电子屏幕成了他们触碰世界的唯一桥梁。然而,对于农村的孩童们而言,大自然却是一本永远翻不尽、读不厌的立体百科全书——每一阵拂过麦田的清风,都是大自然翻阅书页的声响;每一片飘落的秋叶,都是季节写就的诗行;每一次与泥土的亲密接触,都是大地给予的生动课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十年代,为了照顾年迈体弱的父母,我们夫妇带着女儿住在老家。农村的田野、山林、河流,是孩子最熟悉也最亲近的课堂。在这里,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每一只昆虫,都蕴含着生命的奥秘与科学的智慧。在这片无垠的绿色教室里,孩子们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双手触摸生命,每一次与自然的邂逅,都化作心灵深处最鲜活的记忆,让学习成为一场充满惊喜与发现的欢乐旅程。</span></p> 知识的鲜活源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春天的田野,是孩子们认识植物生长的最佳场所。我带着女儿看着田地种子破土而出,嫩芽在阳光下舒展,感受着生命的顽强与力量。女儿会好奇地问:“为什么种子要埋在土里?为什么有的植物长高得快,有的长得慢?”这些疑问,女儿自己在《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中找到了答案。在大自然中通过观察与实践,女儿不仅了解了植物的生长周期与习性,更学会了尊重生命、珍惜自然,且写出了生动的小作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夏天的山林,是孩子们探索动物世界的乐园。蝉鸣鸟叫,虫飞蝶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女儿和小伙伴们追逐蝴蝶,观察蜜蜂采蜜,聆听蝉的歌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认识了各种昆虫与鸟类,还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食物链关系以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种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远比书本上的描述来得深刻与真实。</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秋天的大自然是孩子们感受丰收喜悦的场所。金黄的稻谷、红彤彤的苹果、紫莹莹的葡萄,无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带着女儿到田里去割稻子,到地里拾花生,到果园摘枣儿……在劳动中女儿体会到:每一颗果实都凝聚着农民辛勤的汗水,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从而更加珍惜粮食,懂得感恩与回报,女儿的小作文越写越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冬天的河流,是孩子们观察自然变化的窗口。河水结冰,雪花飘落,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女儿和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在小河里滑冰,他们感受冬天的寒冷与美丽。女儿还会观察冰的形成与融化过程,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对自然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写了系列观察日记。</span></p> 心灵的滋养与成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常常带着女儿在田野里奔跑,让孩子感受到风的轻抚、阳光的温暖,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我们带着女儿在森林中探险,鼓励她挑战自我、克服恐惧,培养孩子勇敢与坚韧的品质。我们在河流边嬉戏,孩子可以感受到水的柔情与力量,教她如何在河水中安全游泳,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自然也是孩子们情感交流的场所。女儿喜欢与小伙伴们一起捉蝴蝶、摘果子、堆雪人,这些简单的活动却充满了欢声笑语,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分享、合作与关爱,培养了团队精神与社会责任感。</span></p> 独特的优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自然不仅是一本生动的教材,更是一种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亲近自然,从而在自然教育中占据了独特的优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首先,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更加贴近自然。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田野、山林、河流之间,对自然有着天生的亲近感与好奇心。这种生活环境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自然教育,也更愿意主动探索自然的奥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其次,农村孩子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在大自然的课堂上,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实践、体验等方式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后,农村孩子的价值观更加贴近自然。他们懂得尊重生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种价值观的形成与他们在自然中的体验密不可分。这种价值观不仅有助于他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十年代,农村的课外辅导班与兴趣班几乎如荒漠般匮乏,女儿的学习与成长完全沉浸于大自然的温柔怀抱之中。在那片广袤无垠的田野间,孩子们如脱缰的野马,自由自在地奔跑、嬉戏,与泥土为伴,与花草为友,在自然的课堂里,快乐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了他们探索世界的乐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每当女儿回忆起那段童年时光,眼中总是闪烁着幸福的光芒,仿佛那些美好的瞬间又重现眼前。嘴角也不自觉地扬起满足的微笑,那是对纯真岁月最真挚的怀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今,我们一家都在北京生活。尽管女儿女婿工作繁忙,但他们始终将孩子的教育视为重中之重。他们深知,快乐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自主性和创造力,让学习过程本身成为快乐的源泉。女儿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正确引导。当孩子展现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时,他们便毫不犹豫地给予支持。每到周末,女儿女婿便陪伴孩子走进大自然,用画笔记录下那些美丽的瞬间,让孩子的创造力在自然的熏陶中得到充分的释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种"接地气"的教育方式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智慧,它让孩子在真实场景中学习,既掌握了实用技能,又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和良好的品质。除了知识的获取,孩子在大自然中的体验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与成长。自然的美景、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环境,都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空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