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皖军作为独立军事体系已不复存在,安徽子弟兵分散在国共军队中,在国民党淞沪会战等战役中牺牲惨重,导致抗战史料中鲜有独立记载;在国民政府领导下,安徽军民在抗战中贡献巨大,但因早期建制消亡、牺牲过早及历史记录缺失,其事迹未被广泛传播。</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与建制消亡</p><p class="ql-block">皖军源于清末安徽新军,1925年经陈调元整编后并入苏军体系,独立军事体系终结。抗战爆发时,皖军无独立建制,安徽子弟兵分散于国民革命军及新四军等部队。</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关于皖军历史背景的视频:</p><p class="ql-block">抗战中的主要贡献</p><p class="ql-block">淞沪会战(1937年):安徽紧急拼凑国民党第44、55、56、57师参战,在蔡鼎元将军率领下血战三日,几乎全军覆没,番号消失。</p><p class="ql-block">国民党广德保卫战(1937-1938年):正规军覆没后,安徽民团、妇孺及“娃娃军”(平均年龄13岁)参战,300余名孤儿兵全部牺牲。</p><p class="ql-block">敌后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四支队在皖东北(如宿州、泗县)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整编地方武装为正规部队。</p><p class="ql-block">巨大牺牲与人口损失</p><p class="ql-block">安徽人口从1936年约2300万锐减至1945年1400万,损失近40%。</p><p class="ql-block">全省62县中48县沦陷,日军实施无差别轰炸与屠杀(如枞阳镇、马店孜集市惨案)。</p><p class="ql-block">安徽皖军打仗有多猛</p><p class="ql-block">铁血知识局</p><p class="ql-block">一个专注于讲你身边传奇故事的人</p><p class="ql-block">在线服务</p><p class="ql-block">安徽皖军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极其英勇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战斗极其猛烈。</p><p class="ql-block">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安徽的军队,尤其是淮军,在甲午海战中就已经展现出了无畏的牺牲精神。他们为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退缩,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斗意志。</p><p class="ql-block">在抗战初期,在国民政府领导下,安徽子弟便已经浴血奋战。特别是在淞沪会战中,国民党皖军体系中的多个师,如四十四师、五十五师、五十六师、五十七师,在蔡鼎元将军的率领下,英勇奔赴战场,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这些部队在战斗中几乎全部打光,但他们的英勇和顽强却深深地烙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p><p class="ql-block">安徽在抗战中还经历了合肥大屠杀等惨痛事件。然而,这些事件并没有让安徽人民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保卫家园、争取民族独立的决心。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无数江淮的儿女们毅然加入新四军,在敌后的土地上继续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在国民政府领导下,安徽皖军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极其猛烈的战斗精神。他们为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不惜一切代价,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我们后人学习和敬仰的楷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