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篇小文,我读了好几遍,也想不起来前因后果。那个时候我们家只有一辆两个轮子的摩托车,爱人天天骑着去上班和外出,经常带着我和孩子一起四处游玩,简单的出行工具,既带给了我们一家三口人的不同寻常的无比快乐时光,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2007年5月11日</p><p class="ql-block"> 我们无法远离世间的琐琐碎碎的人事纷扰,在纷纷扰扰的生活里,很难总是让自己心平气静。可是,我喜欢清静,虽然是脱离生活的一种梦想,一种奢望,可时常在脑间、在心际会掠过几许这样的苛求,有的时候也能找到短暂的心灵宁静,听风从树梢走过的轻微呼啸,看繁花杂草长得烂漫的笑脸,听别人闲谈事事琐碎,弯下身子栽苗、拔草等好多农业之事,生活啊,你哭过也好,恼过也罢,反正你得努力地过,每天早晨醒来盘算着如何过,晚上睡觉之前琢磨着怎么过,都得实实在在的生活和操劳,年轻时的梦想,好多现在都想不起来了,也不愿意费心劳神的去想年轻时的梦想现在是否已成真,只是想一下现在的一些梦想也是很实际的,反正从头到脚我是很实际的了。</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我童心未泯吧,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的《儿童文学》杂志,我非常激动的向那个孩子借了两本书看。我和那个孩子这么大年龄的时候,也是很喜欢看这本《儿童文学》杂志,当时我没钱买,另外还有我没钱买的各种小人书、以及作文选,不过在童年时代,我还是阅读了不少的小人书以及《儿童杂志》这一类的杂志。只是童年的书都让我不知弄到哪里去了,遗憾的是几乎没有留下几本。现在,偶尔在街头,会碰到卖旧书的书摊,在卖旧书的书摊上能看到以前我看过的书,拿起来一本翻阅着,读起来非常的亲切,童年时、少年时,那时候在农村生活,家里非常穷,没有拥有过像现在的我的孩子所处的时代所面对的形形色色、琳琅满目的玩具、书籍、衣服等,那时农村连电都没有通,童年的好多记忆都是在煤油灯下度过的。</p><p class="ql-block"> 那天爱人骑摩托车带着我走过附近的一所小学,学生们正在一个班一个班的排着队,穿着校服,在老师们的牵引和指挥下,穿过马路,向路对过的一所中学里去参加体育比赛之类的活动,过十字路口时,这些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像小鸟一样,在几位老师的护送下过马路。马路上突然出现这么多可爱的小学生队伍,所有过往的车辆和非机动车都主动停下来,先让孩子们安全的过马路,领头的老师呢,可能意识到这些车辆刚从另一个红灯处过来的,就让孩子们,以一个班为单位,让一个班过完,下一个班就指挥着停下,让过往车辆先过马路,我们从这些停着等着的车辆中,在孩子们和老师们的面前先走过去了。看着这些快乐的天真的小天使们,小鸟依人的在老师的指挥下排队集体过马路,那情景真是令人心动。</p><p class="ql-block"> 平时好多年都没有看到这么多小孩子了,我从学校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工作了十多年了,感觉只有在校园那片净土里生活那才叫天堂般的生活。我从小就想当小孩子们的老师,让小孩子们“老师老师”的叫着,心里如蜂蜜一样甜,如花香一样醉人,可最终未能如愿,现在,每一家的孩子都少了,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和我当学生的情景有天壤之别,我做校园里的学生,只能是乡村里的野生的麻雀,而现在的学生可以说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里的小鸟,漂漂亮亮的柔柔弱弱的小鸟,是在信息时代、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城市里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街道,挤压出来的校园里的环境中生存的小鸟,想想都令人心疼的落泪,孩子们自由生活的空间太可怜了,田间田野、山间河流,甚至离绿色都遥远的多,在舒适的环境中长大的新一代需要各种各样的磨练,他们不能只是呆在父母的羽翼下,不能只是在大城市的公园里、小区里玩耍,他们应该到大自然中去,体会大自然的纯粹的气息而不是人为的美丽的小区环境。</p><p class="ql-block"> 我真想自己只是一株野草,在田间散漫的长着,任凭阳光雨露、风吹雨打,人活着,没有思想,那才是真正的累心,物质生活摸得着,看得见,心理活动琢磨不定,一心只想干活、挣钱、吃饭、睡觉,那样的行尸走肉的人,没意思,看着自己的孩子渐渐地一点一点的长大,心里甜滋滋的感觉,孩子天真的笑脸,稚气的童音是最令人高兴的,最幸福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