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2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寒:本义,冷。</p><p class="ql-block">况:凋零、凋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到了一年里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评析]</p><p class="ql-block"> 松柏象征着坚韧、顽强、不渝和永恒。古人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孔子寄希望于有仁德的君子,能够具有松柏坚强不屈的品格,并在仁德的路上执着地追求,而不是随波逐流,而且还能够经受得起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p><p class="ql-block">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的就是要经得起考验。在企业或组织里需要的就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和具有这样品格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和公司或组织一起走到最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29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感:便……迷茫。</p><p class="ql-block"> 忧:使……忧 </p><p class="ql-block">惧:使…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智慧的人使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使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使人不畏惧。”</p><p class="ql-block">[评析]</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这三者都能够做到就是最高的德行。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够具备这三种德行,成为一名真正的君子,对这三种德行相应的描述在后面14-28 中再次出现。</p><p class="ql-block"> 聪明的人不是智者,聪明与智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聪明的人有时候因为过于聪明就会办一些糊涂的事儿,而智者永远都不会迷茫,他们时时刻刻都知道对与错,好与坏,善与恶之分。有仁德的人,他们考虑的所有事情与自己私利无关,喜、怒、哀、乐对自己来说早已看淡,心境已完全超越了常人。有仁爱之心、慈悲之心,看到别人的都是优点,所以仁者是没有忧愁的。勇者的内心一般都是足够强大的,敢于接受任何挑战,决断力也相对较强,因此勇者在面对任何突发事件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就是使人感受到果敢而不畏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