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日的阳光斜斜地铺在阳台,门铃响了。快递员递来一个沉甸甸的泡沫箱,冰凉的触感从指尖蔓延上来,箱上印着“鲜活大闸蟹”几个字,寄件人名字熟悉得让我心头一热。还没拆开,手机就响了,女儿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妈,你收到了吗?我怕蟹不新鲜,特意选了早班配送。”她絮絮地讲着怎么挑的壳硬螯壮的蟹,连蒸法都写了一张小卡片放进去。我望着箱子里安静躺着的大闸蟹,心里暖暖的。这哪是快递,分明是她把惦记打包,从远方轻轻递到了我手上。</p> <p class="ql-block">厨房的料理台上,红色包装的调料包拆开了,旁边摆着一瓶酱料,瓶盖是明黄色的,看着就让人觉得利落。打开箱子就看到做法说明卡,字迹是打印的,可我知道,女儿怕我们不会蒸大闸蟹特意让商家把说明书发给我的,她是记得我上次蒸蟹时手忙脚乱,连姜片都忘了放。如今这些小细节都被她悄悄补全,像小时候妈妈给做的女儿非常喜欢吃的饭菜,如今角色换了,暖意却没变。她不说想我,却把我想吃的、该做的,全都安排得妥帖。</p> <p class="ql-block">卡片上的步骤写得清楚:冷水下锅,大火蒸透,十五到二十分钟正好。今天我照着做,把绑着黄绳的蟹一只只放进蒸屉,姜片铺开,盖上锅盖的瞬间,水汽已经开始往上冒。时间一到,掀开锅盖,橙红的蟹壳油亮亮地泛着光,香气混着热气扑在脸上,厨房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老伴凑过来笑:“这味儿,闻着就香。”忽然觉得这一锅蒸的,哪是蟹啊,分明是女儿从远方捎来的惦记。那热腾腾的蒸汽,像她小时候赖在我厨房门口等开饭的模样,一声声喊着“妈,好了没?”</p> <p class="ql-block">女儿在外打拼,电话不常打,可她的关心从不缺席——一只蟹,一包料,一张纸条,全是她藏在生活缝隙里的温柔。我咬了一口蟹肉,鲜甜在舌尖化开,忽然就笑了。原来最深的牵挂,从来不说“我想你”,而是“我怕你嫌麻烦”。她记得我不爱吃凉的,所以连冰袋都标注了“请尽快处理”;她知道老伴喜欢蘸醋,就多塞了一小包秘制醋汁。这些细碎的体贴,像冬日里悄悄升起的炉火,不张扬,却把心照得透亮。</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特意请了亲戚一起来我家品尝大闸蟹和美食,老伴又做了一些菜,大家围坐一桌,边吃边聊。一盘盘热菜端上来,最打眼的还是那盆大闸蟹,红亮亮地摆在中央,像节日的灯笼。女儿她四姨笑着说:“这可是外甥女寄来的,得慢慢吃。”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我看着满桌欢颜,忽然觉得,这顿饭吃的不只是蟹,是女儿用距离熬出来的深情。她不在场,却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老伴对着手机镜头笑了笑,举起手里那只刚拆完的蟹壳:“女儿妈拍给你看,吃得干干净净。”视频录到一半,眼眶有点发热,赶紧转了转头,怕她看见。可我知道,她一定能懂。有些爱,不必说得太明,就像这蒸腾的蟹香,看不见,摸不着,却早已把整个屋子,整个心,都悄悄填满了。她寄来的不只是食物,是让我知道——无论她走多远,我的一日三餐,仍是她心头最柔软的牵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