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明宫、汉中黎坪

巧爷

在离开北京返回成都的途中,先后去了西安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汉中市黎坪国家地质公园。虽然因时间关系,没有游完两个公园的全部景点,但主要部分浏览到了,也都给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10月16日下午四点多,我在西安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东南面的望仙门遗址附近停好车,步入游客服务中心。公园位于太华南路,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毁于唐末,曾是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唐朝的国家象征。 看地图了解到,公园很大,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这里离丹凤门和御道广场很近。有一条带有箭头的绕圈的红线,这是游览车行进的路线。 站在御道广场南北的中线上,往北望去,看到很远的边。 往南望去,就是按原样重修的丹凤门,以黄色色调为主。 因为时间已晚,抓紧时间参观了丹凤门东侧的“丹凤门遗址博物馆”。 馆内有上下两层 一层有一些图片和文字介绍,这里是唐大明宫复原平面图,共有九座城门。丹凤门就是大门正门,东有我进来的望仙门,西有建福门,北面正中是玄武门等等,丹凤门是唯一有五个门道的城门。 丹凤门遗址是2005年9月开始考古发掘的,发掘面积8000平方米,2006年1月完成发掘。发掘结果表明,丹凤门门址是用黄土夯筑而成,由东、西墩台和5个门道、4道隔墙,以及东、西两侧的城墙和慢道组成。 上到二层,看到门道、门限、隔墙等城门遗址情况。 对面有视频介绍。大明宫是由唐太宗开创,唐高宗全面建成的。被看成是大唐王朝的政治中枢和国家象征,被誉为“千宫之宫”。丹凤门是都城的地标建筑。所谓丹凤,就是古代传说中的南方之神朱雀。 开元十八年(730),唐玄宗登上丹凤楼,在这里设宴款待东突厥及西突厥的突骑施使节。 丹凤门内外的御道广场和丹凤门大街,是皇帝举行阅兵仪式的场所。 按照唐朝的礼仪制度,丹凤门也是皇帝举行宣赦仪式的固定场所。安史之乱后的100多年,在丹凤门举行的宣赦活动有100多次。 凡是宣赦日,丹凤门前一侧立高杆,上悬金鸡,一侧置鼓。天佑元年(904),唐昭宗被迫迁都洛阳,使饱经战乱摧残的大明宫乃至整个都城,最终沦为一片废墟。 出了遗址博物馆,我又招手让行驶经过的游览车停下,买票上车游览了整个大明宫。 车子沿御道广场右侧开到广场北离金水桥最近的地方。这里可以看到含元殿遗址,里面有遗址博物馆、中轴广场和北面的宣政殿和紫宸殿遗址,还有东、西两侧的望仙台和延英殿遗址。含元殿是唐长安城大明宫的正殿, 为唐代举行元旦、冬至大朝贺等国家重大典礼的核心场所。宣政殿是唐代长安城大明宫中的第二大殿,为朝中常日听政之所。紫宸殿是唐长安城大明宫中的第三大殿,是内朝殿堂,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今天时间不够,没有进内参观。<div><br></div> 游览车往右前方经过含耀门遗址、崇明门遗址。 再经过清思殿遗址、太和殿遗址等。 来到东、西太液池之间的桥上 桥上看太液池东池 太液池 游览车往北去再左拐,看到玄武门遗址,玄武门是个单门。 再从西边转回来 再经广顺门、昭庆门遗址等返回到御道广场。 丹凤门遗址的左侧,这算是在大明宫遗址公园转了一圈,结束了短暂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之游。据了解,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西安住了一晚,第二天前往汉中市。这是汉中服务区看到的黎坪景区的介绍,黎坪景区是陕南森林生态旅游名地,而且现在正进入最好的季节。 车子从服务区开到黎坪大约一个半小时,到景区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 这也是个国家地质公园,公园是以中上奥陶统宝塔组红色网纹泥灰岩石芽群地貌景观和二叠系岩溶峰丛、峰林地貌景观为主,并有古生物化石遗迹及峡谷、瀑布、森林等自然景观等形成的地质公园。 公园入口前有块标志石,像头牛。 由于公园在下午五点半闭馆,我只有一个半小时时间游览,而且要赶20公里游览车进内参观。工作人员同我商量确定请开车师傅带我参观重点景点和地段。 买好游览车票后进入停车场,沿途经过黄杨河河道,进去主要看水景。 上了游览车后,师傅拉我先到一个“枫林瀑布”景点参观,有栈桥通往瀑布近前。 我只在远处拍了照。瀑布分两段飞流直下,在旁边枫叶衬托下,瀑绿枫红,蔚为壮观。 然后师傅拉我到里面最好看的“红尘峡”,传说古华阳国时期有一隐士樊志张辞官不做,在此隐居,常垂钓瀑边,吟诗林中,后来看破红尘,跳潭成仙。故称之为“红尘峡”。这里需要下来走沿河栈道,大约有一个小时时间,师傅在出口处等我。 徒步游览是从高到低的下坡路进行的,从这个小瀑布群开始。 沿路看水景 还有峡谷的风光 河水潺潺,有红叶伴随,风景美不胜收。 坡陡的时候遇到急流冲上大石头形成特殊的水景 路上小石头组成的“情人台”文字 时有岸上小溪流入河中 造型特殊的石头 河水漫过石头,在这里暴跌。 终于看到地质景观了 还有细长飘逸的瀑布 绕过这座小桥 看到不同的地质景观 这种“一线天”景观太多了 平展的黑龙潭泻下宽阔的瀑布,这是一处大景观。 再冲进狭长的河道中 钻过“礼石”,大约是低头行礼的意思。 最后用一块“静心石”收兵,结束了一小时的栈道峡谷行。 这一路南下,看了不少景点。这遗址和地质两个公园都因时间关系逛了一部分,不过被告知是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我想这就够了,这就同人世间的很多事情和很多时候一样,不必刻意追求完美,只要点到即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