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福州金山大道高架桥

国华

<p class="ql-block">每次路过橘园洲大桥,总能看到那条红色的线在地图上延伸——那是金山大道高架桥的轨迹,从桥头一路向东,直抵金山大桥。3160米的长度,像一条横卧的城市动脉,正在被一节节浇筑成形。我常想,这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堆叠,而是城市呼吸的节奏在加速。它连接的不仅是两个桥,更是无数人通勤的期待、生活的半径。</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风还带着凉意,工地上已经轰鸣四起。一台红蓝相间的起重机缓缓转动吊臂,像一只不知疲倦的机械巨鸟,在空中划出弧线。混凝土箱梁被稳稳吊起,精准落位。这是福州城投集团牵头推进的重点工程,每一根桥墩都写着“市政开发”的责任与担当。我站在远处看着,仿佛听见了城市拔节生长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这条路,是为“堵”而生的解药。东西向贯通,全程无红绿灯,未来将和尤溪洲南立交、工业路提升工程连成一片,织成一张疏解交通的网。现在桥下还能看到修补的路面和绿色围栏,车流缓慢穿行,但我知道,这一切混乱终将归于有序。高架建成后,这里会是一条真正的快速通道,让通勤不再是一场拉锯战。</p> <p class="ql-block">主线高架桥有2066米,68跨预制箱梁,像68步跨越城市的步伐。我曾走近看过那未封顶的桥面,黑色防护布随风轻扬,工人站在边缘校准结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定。他们不是在造桥,是在为整座城搭一条通往效率与便捷的捷径。</p> <p class="ql-block">这不仅仅是一条高架路。它有互通立交、10条匝道、3座非机动车桥,还有人行地道、照明、绿化、管线……所有细节都被纳入考量。那天我路过工地,看见一个穿橙色工服的工人正蹲在围挡边调试设备,身后是巨大的桥墩和脚手架。红白锥筒整齐排列,指示牌上写着“金山大桥”“洪湾北路”,仿佛在预告未来的通达。城市就是这样,在无数个微小的现场中悄然蜕变。</p> <p class="ql-block">设计时速清晰划分:高架上60公里,地面辅路40公里,匝道30到40公里。这不是盲目提速,而是科学分流。我见过桥下车辆排队的早晨,也见过高架桥墩拔地而起的过程。当混凝土柱撑起桥面,当塔吊在蓝天下划出轨迹,我知道,那不只是速度的承诺,更是秩序的重建。</p> <p class="ql-block">最让我期待的是它与“西2.5环”的连接。一旦贯通,金山大道高架将成为东西与南北快速通道的枢纽节点。这意味着从城西到城东,不再绕行,不再迟疑。它不只是便利了出行,更在重塑福州都市圈的空间逻辑——让流动更自由,让发展更均衡。</p> <p class="ql-block">总投资超过24亿元,资金由市财政统筹安排。这笔钱,投的是未来。我在桥墩细节处看到过那些裸露的钢筋,粗壮而有序,像大地伸向天空的筋骨。蓝色施工设备固定在顶部,阴天的光线打下来,整个结构显得沉稳而有力。这不是简单的工程,是城市对自身的一次升级承诺。</p> <p class="ql-block">高架桥下的指示牌已经立起,蓝底白字写着“金洲路”“浦上大道”“金山大桥”。施工围栏旁,设备静静待命,树影斑驳洒在路面上。阳光穿过云层,照在还未通车的桥体上,仿佛提前为它镀上一层光辉。这些路名,曾是导航里的转折点,未来,它们将被一条流畅的高架线串联成直线。</p> <p class="ql-block">桥体内部的拱形结构让我惊叹,像现代建筑与力学美学的结合。脚手架密布,远处山影隐约可见,施工正酣。这里曾是城市的边缘,如今却成了发展的前沿。每一次路过,我都觉得这座桥不只是交通设施,更像是福州向未来递出的一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指示牌指向“三环快速”“旗山大道”“洪塘大桥”,仿佛在提醒我们:这座高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更大交通网络中的一环。路灯整齐排列,绿树成荫,连空气里都弥漫着一种“即将完成”的期待感。</p> <p class="ql-block">桥下的公交站牌已经更新了线路信息,货车和摩托车穿行其间。高架的多层结构在头顶交错,像一座立体的城市迷宫正在成型。我想象着某天清晨,有人站在站台等车,抬头看见第一缕阳光洒在崭新的桥面上,那一刻,通勤也会变得温柔些吧。</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红工服、戴黄安全帽的工人站在桥顶巡视,橙色围栏在他身后延伸。他或许只是例行检查,但在我眼里,他是这座桥的守护者之一。每一寸进度,都凝聚着这样的身影。他们不说话,却用行动写着城市的进度条。</p> <p class="ql-block">施工现场堆满了钢筋和混凝土构件,钻孔机在作业,桥墩初具规模。左侧的大型机械轰鸣着,像是在为城市打下新的地基。绿树环绕中,这座桥从无到有,正一点点挣脱地面,向天空伸展。</p> <p class="ql-block">蓝色施工平台悬在半空,粗大管道连接地面,像输送能量的血管。围栏上的广告随风轻晃,远处楼宇静静伫立。晴空下,一切井然有序,仿佛这座桥从未缺席过城市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混凝土桥墩林立,顶部装着蓝色设备,多层桥面已现雏形。材料堆放整齐,施工围挡围出安全边界。这里没有喧嚣的庆典,只有沉默的建造——最动人的城市叙事,往往发生在这样的静默之中。</p> <p class="ql-block">起重机再次出现在视野中,吊钩悬着重物,稳稳移动。蓝天白云下,桥面钢筋裸露,施工繁忙却有条不紊。这场景让我想起一句话:伟大的工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寸一寸推进的坚持。</p> <p class="ql-block">一辆红色卡车停在桥下,车载起重机正在作业。绿化带旁,树木静静生长,与钢铁机械共存。云层厚重,光线柔和,仿佛天地也在为这场建设屏息凝神。</p> <p class="ql-block">全景镜头下,起重机、工人、护栏、工程车齐聚一堂。通信塔在远处耸立,绿意环绕。多云的天空下,这里不是工地,而是一座城市正在苏醒的现场。</p> <p class="ql-block">桥墩撑起未完工的桥面,钢筋外露,车辆已在桥下穿行。远处楼宇与树木相映,云彩缓缓流动。这座桥,正在从图纸走向现实,从期待变成日常。</p> <p class="ql-block">双向车道上车流不息,黄色护栏守护着施工区。桥面设备林立,材料堆放有序。白天的光线洒下,照见的不只是工地,更是一座城市对未来的认真对待。</p> <p class="ql-block">复杂的横梁结构在傍晚的柔光中显得格外清晰。施工围挡、信号灯、设备一应俱全。桥上桥下同步推进,仿佛时间在这里被压缩,只为早日通车。</p> <p class="ql-block">“高!实在是高!”不只是感叹,更是事实。塔吊高耸入云,工人在高空作业,车辆在桥下穿梭。这座桥,不仅提升了通行高度,也抬升了城市的发展维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