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海岸四城漫记:从马泰拉石城到威尼斯水城——2025金秋欧洲行(9)

羽立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撰文/羽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排版/文上图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图片拍摄/羽立等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美篇号 / 945965</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美篇配乐/ 铃儿响叮当</b></p> <p class="ql-block">  10月10日上午七时,随着MSC地中海邮轮幻想曲号在意大利南部海港巴里缓缓靠泊,我们为期三天的意大利海岸四城漫游正式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石头之城马泰拉</b></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巴里乘坐大巴,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了马泰拉——这座拥有五千年洞穴居住史的“石头之城”,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马泰拉坐落于意大利南部的巴西利卡塔,依山而建,房屋皆从岩石中开凿而成。其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居住史绵延约两百万年,是地中海区域保存最完好的穴居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蜿蜒石板路拾级而上,脚下石块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温润,指尖拂过岩壁,触到的是风雨千年刻下的粗砺痕迹。马泰拉主教堂巍然矗立于古城最高处。</p> <p class="ql-block">  立于教堂广场极目远望,错落石屋与曲折小巷连绵延伸,直至山谷尽头。昔日的贫瘠之地,如今因《耶稣受难记》《007:无暇赴死》等影片在此取景,已蜕变为意大利旅游业中一道独特而闪耀的风景。(注:第二、三两张照片为影片取景地,系网络下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二、圣诞精神的起源地巴里</b></p><p class="ql-block"> 当日正午时分,我们又返回意大利东南部的海滨城市巴里。这座沐浴着亚得里亚海阳光的古城,被誉为“圣诞精神的起源地”。</p> <p class="ql-block">  巴里老城深处,坐落着基督教重要朝圣地——圣尼古拉大教堂。公元11世纪,圣尼古拉(圣诞老人原型)的遗骨迁葬于此,使巴里成为全球信徒追寻慷慨与善意精神的圣地。此时,教堂前站着一群人,原来一对新婚夫妇正在接受亲友们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教堂前的广场上竖立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尼古拉的塑像,游客们纷纷在这里和圣人合影留念。</span>教堂内静谧庄严,仿佛仍回荡着圣尼古拉救助贫困、秘密赠礼的传说——这些善举,正是现代圣诞精神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巴里,既是繁忙的现代港口,更是圣诞文化的活态纽带。每年,无数访客专程前来,在这座海滨之城重温圣诞最本真的内涵——给予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三、欧洲重要港口的里雅斯特</b></p><p class="ql-block"> 10月11日上午九时左右,邮轮经过十天的行程终于返回意大利的里雅斯特码头, 我们在海上的美妙旅程就此谢幕。曾记得我们10月2日就是从这个码头入住MSC地中海邮轮幻想曲号的。的里雅斯特这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港</span>是意大利东北部的边陲城市,也曾是奥匈帝国“海上门户”的古老港口。</p> <p class="ql-block">  的里雅斯特面朝亚得里亚海,背靠圣朱斯托山,其灵魂所在便是意大利统一广场。作为欧洲最大的临海广场,它三面环抱着米白色的宏大建筑群,一面敞开于碧蓝海湾,仿佛一座露天的航海客厅。广场曾名“大广场”,直至一战后更名为“统一广场”。</p> <p class="ql-block">  漫步广场,脚下是平整的石板,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拂面。两侧的市政厅与宫殿建筑勾勒出新古典主义的优雅轮廓,而广场中央的解放纪念碑(青铜举旗人雕像)与远处停泊的邮轮,默默诉说着它从帝国辉煌到现代自由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的里雅斯特,依旧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扮演着物流枢纽的角色,而统一广场则成了旅人必访之地——在这里,听一阵海浪与建筑的“对话”,<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许</span>便能读懂了这座港口城市的独特气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四、水城威尼斯</b></p><p class="ql-block"> 10月12日早晨,我们从酒店出发,乘车抵达威尼斯后,随即换乘公交船向主岛驶去。船行于碧蓝的泻湖之上,水上威尼斯的画卷缓缓铺展:远处散落的小岛如碧玉般镶嵌在粼粼波光里,岸边红砖房聚集的新区,与古旧建筑群形成鲜明而和谐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地导小黄在船头向我们沿途介绍主岛景致:威严的总督府与毗邻的监狱隔桥相望,连接二者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叹息桥。</p> <p class="ql-block"> 水边两根高耸立柱如守卫矗立,东西顶端分别是威尼斯之狮与圣西奥多雕像。资料显示,威尼斯之狮是威尼斯的城市象征;圣西奥多作为拜占庭圣徒与战士,手持长矛立于鳄鱼之上。导游小黄提及,威尼斯之狮的来历或与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相关。“威尼斯之狮来自中国吗?”就此,我请教了“豆包”,详情见本则美篇《附录(二)》。</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的钟楼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堂</span>则勾勒出古城经典的天际线。小黄还特别提到,威尼斯大学中文系的汉学研究与教学规模已跃居意大利第一、欧洲第二,逾千名学生在此研习中文——这份跨越山海的文化联结,为这座千年古城注入了鲜活的交融气息。</p> <p class="ql-block">  下船后,我们又登上了期待已久的贡多拉。黑色的贡多拉在狭窄的水巷中灵活穿梭,船夫的桨声与水浪轻响交织成独特的韵律。行至中途,同行的音乐爱好者海星取出葫芦丝轻轻吹奏,悠扬的旋律在水巷间回荡,引得沿途各国游客纷纷侧目,有的还举起手机记录下这跨越国界的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分散自行游览,圣马可广场无疑是此行的核心。圣马可大教堂的金色圆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海星被广场旁酒吧的舞台吸引,即兴演奏起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清亮的乐声引来游客的关注,不少游客驻足聆听,有人举起相机、手机拍摄,舞台上的一位小提琴演奏员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旁也竖起了大拇指。此刻,</span>微笑与赞叹让异乡的广场充满了温暖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  稍作休整后,导游小黄再次带领我们出发,前往一座藏着故事的特色桥梁里亚托桥。这座桥上有两排商铺,充满了热闹的市井气息。据介绍,里亚托桥自中世纪起就是威尼斯的贸易中心,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里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同行的旅友大多读过这部经典作品,纷纷在此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我边走边和地导小黄聊天,她告诉我她是陕西西安人,17岁来这里,她的导游工作已经干了好多年了;我告诉她我是江苏泰州人。听说我是江苏人,她竟然和我聊起了“苏超”,她对“苏超”的了解,让我有些吃惊。随后,导游带我们来到一处已封闭停用的老水井旁。小黄介绍道,百年之前这类水井是用来收集雨水作为淡水使用的,在过去威尼斯水井的大小是衡量家境的重要标志——水井越大,意味着这户人家的财力越雄厚。19世纪,随着城市水渠的修建逐渐放弃了以水井为水源的供水方式,储水的水井逐渐停用。这些已封闭的水井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城市的生活风貌与等级差异,让我们对威尼斯的历史有了更细腻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午后,阳光变得柔和,我们乘船前往玻璃岛。原以为能在这座以“玻璃”为名的小岛,遇见比威尼斯主岛更丰富的玻璃制品,或是亲眼目睹传统玻璃制作的神奇工艺,可实际却有些落差——期待中的景象并未出现。</p> <p class="ql-block">  同行的旅友陈老不愿错过,特意买了门票走进玻璃博物馆,想深入了解玻璃文化,无奈受语言不通等因素影响,最终也没能获取太多的信息。我对岛上那些售卖玻璃饰品的小店本就没什么兴趣,便索性坐在码头边,借着微凉的海风,慢慢整理手机里存下的沿途照片,也算给这段小插曲般的行程,寻了份自在。</p> <p class="ql-block">  八年前,我和旅友第一次游欧洲,游览了五个国家;这次再访,足迹涉及了八个国家,其中意大利是唯一的重叠。不过两次意大利之行各有侧重:上次聚焦罗马、佛罗伦萨等内陆城市,感受历史的厚重;这次则沿着海岸前行,打卡了马泰拉、巴里、的里雅斯特与威尼斯,邂逅了别样的滨海风情。</p> <p class="ql-block">  2017年、2025年先后两次登上威尼斯主岛,我真切感受到了威尼斯八年来的变化。最直观的是人流——常住居民肉眼可见地减少,游客却多了不少,热门景点的拥挤感比从前更明显;圣马可广场上的景象也变了,记忆中成群盘旋的鸽子没了踪影,只剩零星的几只,往日游客喂鸽子的热闹场景也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物价的上涨也实实在在。就拿贡多拉来说,去年30分钟的行程还只要80欧元,今年就涨到了90欧元;当地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值得留意,曾经颇具特色的玻璃制造业受到了影响,如今卖给游客的玻璃小饰品里,不少是中国制造的替代品。</p> <p class="ql-block">  更让人揪心的是洪水威胁,即便当地政府采取了防护措施,但威尼斯每年以大约2毫米速度下沉的趋势仍未改变,这座“水城”的脆弱,比八年前更让人担心。八年前,我曾经就水城威尼斯写过一则美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开链接。<a href="https://www.meipian.cn/vhw14uy"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西欧旅游纪实(2):水上之都威尼斯</a></p> <p class="ql-block">  这三天( 10月10日至12日),我们沿着意大利的海岸线,从马泰拉的千年石穴来到威尼斯的粼粼水巷,在巴里触摸圣诞文化的源头,在的里雅斯特聆听海港的悠长往事。这四座城市各有其独特风骨:马泰拉镌刻着岁月的厚重,巴里承载着温暖的善意,的里雅斯特映照着帝国的余晖,而威尼斯则在古典风貌与时代变迁中交织出复杂韵味。它们以不同的姿态,共同诉说着亚得里亚海畔关于生存、信仰、贸易与艺术的永恒主题。当旅程落幕,这些城市已不仅是地图上的坐标,更成为我们理解2025年金秋欧洲行、乃至欧洲历史与未来的一页页生动注脚。</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录(一):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丁老师,网名羽立,先后在江苏省泰州中学等单位从事语文教学、教育科研、教育教学管理38年。退休后,加盟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从事母语教材研究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业余爱好:旅行、摄影、阅读、写作、掼蛋、玩美篇等。</p><p class="ql-block"> 我秉持的美篇创作理念是:“心存善念,传递美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和亲朋好友分享快乐,是真正的快乐。”“选好每一张图片,推敲每一段文字,斟酌每一段乐曲,才能对得起真正懂你爱你的七千五百多名粉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录(二):“威尼斯之狮”来自中国吗?</b></p><p class="ql-block"> 根据意大利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威尼斯之狮”最初的铸造材料很可能来自中国,其形象也与中国唐代镇墓兽相似,但不能完全确定整个雕塑都来自中国。</p><p class="ql-block">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通过铅同位素分析等现代科技手段,发现用于铸造“威尼斯之狮”的铜材料取自中国长江下游流域。同时,研究人员将“威尼斯之狮”与中国唐代铸造的镇墓兽进行风格特征对比,发现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宽大的鼻孔、上扬的胡须、张开的嘴巴与突出的犬齿等。</p><p class="ql-block"> 不过,“威尼斯之狮”在辗转流传的过程中经过了本地工匠的改造,其角被切掉,耳朵被磨圆,还被装上了翅膀,才成为如今的模样。所以只能说“威尼斯之狮”部分来自中国,关于它的具体来源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论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录(三):美友微友评论摘录1️⃣</b></p><p class="ql-block"><b>(以评论先后为序编入)</b></p><p class="ql-block">1.丁老师:一口气读完你的美篇,真是享受!知识丰盈,景色迷人,跟您一起旅游太荣幸了!谢谢您![强][强][抱拳][愉快] (2025金秋欧洲行同行的北京旅友赵蓓)</p><p class="ql-block">2.金秋的水城威尼斯更加鲜明夺目,它的波纹荡漾着前往观光游客美妙的心情。🌹🌹🌹👍👍👍😊😊😊 (江苏省泰州市诗词协会杨老师)</p><p class="ql-block">3.美极了!谢谢你的辛苦创作,也谢谢你分享!十九天的遊程,我们享受了东西欧的阳光、空气,领略了那里的风光和建筑,结识了群里的所有同伴。更可贵的是结识了你们夫妇,你让我们留下了这么好的回忆。万分感谢谢你的嘉作!谢谢啦![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2025金秋欧洲行同行的无锡旅友葛医生)</p><p class="ql-block">4.跟着老师旅行 乐享自然之碧海蓝天 饱览人文之楼台轩塔 悦眼目而怡心灵。五千年文明 漫长而短暂 见欧洲石穴 思华夏窑洞 乘贡多拉 念乌篷船……青铜技艺的交融 经典文字的互译 虽有地域语言的差异性 却见人类思维音乐的同一性。祈愿圣居古拉救助贫困秘密礼赠(左手施舍不要让右手知道)的仁爱善举精神由源头而不断滋润整个小小的地球村。一览越千载 悠思通天地 美哉此行!🌹🌹🌹🙏🙏🙏 (泰州市二附中泰东校区王老师)</p><p class="ql-block">5.入眼是风景,入心是人生。[玫瑰][福][咖啡] (2021黑蒙寻秋之旅的旅友袁校)</p><p class="ql-block">6..跟着老师去旅游,我向往的风景,在老师的镜头下,在老师的笔下,就像自己亲身走过一遭。《意大利海岸四城漫记》读来,更觉文字的量感与内容的质感让我提升不少。幸福不是刻意追寻,而是静静陪伴在您的身边。(2025在贵阳“时光贵州”古镇避暑旅居的旅友戴老师)</p><p class="ql-block">7.这四座城,本来只是比较了解水城威尼斯。现在又知晓了:具有五千年洞穴居住史的马泰拉,被誉为“圣诞精神的起源地”的巴里,曾为奥匈帝国“海上门户”的里雅斯特。常读羽立游记,不断增长历史、地理知识焉。(江苏省泰州中学同窗好友老曹)</p><p class="ql-block">8.谢谢丁老师的《意大利海岸四城漫记》,让我们开阔眼界,身临其境,为你的文章和摄影艺术喝彩![烟花][烟花][烟花][玫瑰][玫瑰][玫瑰] (2025在贵阳“时光贵州”古镇避暑旅居的旅友乘东风)</p><p class="ql-block">9.石头之城马泰拉拥有五千年洞穴居住史,看着图片中那些错落有致、望无边际的漂亮房屋,真不敢想像它们竟然是很多年之前依山而建、从岩石中开凿而成的!感叹!(泰州市二附中英语教研组春意盎然)</p><p class="ql-block">10. 地导小黄对“苏超”了解的深度,竟让羽立“有些吃惊”!可见“苏超”在国内外影响之大,这令我们江苏人感到十分自豪。(《泰州日报》社主编室怡然顺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录(四):美友微友评论摘录2️⃣</b></p><p class="ql-block"><b>(以评论先后为序编入)</b></p><p class="ql-block">11.先生镜头下的石头之城-马泰拉让我惊奇,那一座座从岩石中开凿的房屋,错落分布,竟然有百万年历史,那条山下小径,好像在电影里见过。两次的威尼斯游,不仅威尼斯有了变化,字里行间,先生从第一次的兴奋欢快,也变成了现在的淡定从容,先生那颗热爱生活的心一直没变[强][强][强] (江苏省泰州中学86届高三4班洪魁)</p><p class="ql-block">12.此行美篇第九集,是先生第二次走进意大利,再次踏进威尼斯水城。三天的该国沿海数个港口城市的漫游观光,收获满满,写出了此次欧洲浪漫之旅最美篇章!👍👍👍🌹🌹🌹 (2019非洲三国之行的旅友畅想夕阳)</p><p class="ql-block">13.意大利不愧是旅游之国,有着太多的世界级旅游城市,各具风骨,个性鲜明,是地球人神往之地。海岸四城似乎可以分别用石城、圣城、港城、水城来称呼。(泰州市进修学校老木头)</p><p class="ql-block">14.欧洲之行的美篇系列经典之作,实在太美啦![强][强][强]精炼的文字、精致的影像,记载着大量绝妙的美景和精彩的瞬间。每读一遍,仿佛让我们又畅游了一次欧洲8国。这将成为我们永恒的美好记忆![玫瑰][玫瑰][玫瑰]感谢您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分享!抱拳][抱拳][抱拳] (2025年金秋欧洲之行旅友醉清风)</p><p class="ql-block">15.丁老师文笔精彩,你笔下的欧洲国家,绚丽多姿,有着厚重的历史轨迹。[强][强][强](泰州市海陵区老科协住建系统俊生)</p><p class="ql-block">16.意大利的悠久历史与大自然的美丽令人神往。跟随丁老师游欧洲真惬意!🌹🌹🌹 (江苏省泰州中学76届高中7班木山公)</p><p class="ql-block">17. 《马可波罗东游记》,《羽立西游记》,亚平宁半岛飘荡《月光下的凤尾竹》,高楼浮水浦,长河绕石城,但看到每年2毫米下沉,为之揪心。(来自江苏泰州的美友清风徐来)</p><p class="ql-block">18.图文并茂,谢谢老师免费带我游览了一次意大利。👍👍👍🌹🌹🌹(来自广西的美友陈毅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录(五):我的美篇链接</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kci45j"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多瑙河畔的明珠,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2025 金秋欧洲行(1)</a>(阅读量1.7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mreg6w"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音乐殿堂、艺术名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2025金秋欧州行(2)</a>(阅读量1.4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oqonje"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千塔之城的光影交响,捷克首都布拉格——2025 金秋欧洲行(3)</a>(阅读量1.2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q8ak9o"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踏访奥地利瑰宝:哈尔施塔特与萨尔茨堡——2025 金秋欧州行(4)</a>(阅读量1.2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uw38ok"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邂逅斯洛文尼亚的三重奏:一湖一城一溶洞——2025 金秋欧州行(5)</a>(阅读量1.4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x238f0"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希腊寻迹:奥林匹亚、雅典卫城与科孚岛——2025 金秋欧州行(6)</a>(阅读量1.8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zv84ow"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穿越土耳其:从以弗所古城到伊斯坦布尔的时光之旅——2025 金秋欧州行(7)</a>(阅读量1.4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h279kvn"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克罗地亚的海上明珠:海滨小镇罗维尼——2025 金秋欧州行(8)</a>(阅读量1.4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octyzzm"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2018游走美国(9):圣地亚哥军港和野生海豹</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djfivzj"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2019走进俄罗斯(9):莫斯科大学和莫斯科地铁</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