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聊唐诗》篆书/崔道融《夜泊九江》

徐宏书房

<p class="ql-block">编者按 《夜泊九江》是唐代诗人崔道融创作的五言绝句,全诗共四句: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作品通过“欢声月里楼”等意象,展现了九江码头夜间停泊船只的繁华场景,并借“犹隔洞庭秋”抒发了归途渺茫的感慨。2023年研究指出,该诗反映了唐代长江水道沿线码头夜间商业演出兴盛的历史背景。</p> <p class="ql-block">徐宏篆书《崔道融·夜泊九江》品鉴:徐宏此幅篆书作品,于篆书传统笔法中见个人风貌。其线条苍劲厚重,如“夜”“泊”“江”等字,笔力沉雄,尽显篆书的古朴稚拙之美;结体欹正相生,“欢”“声”“楼”等字布局灵动,在规整中蕴含变化,既守篆书对称之规,又具欹侧之趣。从书与诗的意韵融合来看,崔道融《夜泊九江》一诗意境清寂悠远,徐宏以篆书演绎,让篆笔的古拙与诗意的江月秋景相契。观其笔墨,仿佛将读者带入“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的朦胧夜色中,实现了篆书气韵与诗歌意境的互衬,既展现出篆书的典雅古朴,又深化了诗歌的羁旅清愁之味。</p><p class="ql-block">题徐宏篆书崔道融《夜泊九江》</p><p class="ql-block">篆墨淋漓写九江,唐诗意韵笔间藏。</p><p class="ql-block">月楼声里秋光冷,一轴清愁入篆香。</p> <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p><p class="ql-block">2023年研究显示,唐代长江沿线码头夜间常聚集商船,催生了满足航行者娱乐需求的商业演出。诗中“欢声月里楼”正是对湓浦口码头酒楼乐舞表演的描写,印证了当时沿江城市“舟船汇聚、夜演兴盛”的社会风貌。</p> <p class="ql-block">【徐宏档案】男,重庆市人。中国原创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风水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古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周易研究院院长、粤港澳文化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澳门国际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澳门国际儿童电影节终身荣誉主席。五岁开始书法临贴,犹喜篆书(遍临秦李斯、汉蔡邕、唐李阳冰、宋徐铉、元赵孟頫、明李东阳、清邓石如的篆书贴)。多幅篆书作品被海内外藏家推崇和收藏。十岁学习《周易》。曾从事教师、记者、编辑、企业经营、管理、咨询、策划、创业教育、投资等多种职业。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周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接受过《中国新西部》、《重庆文化》等杂志十多期系列专题采访(被媒体报道为预测大师、风水大师,书法大师)。百度“徐宏书房”,“徐宏周易”,“徐宏风水”,“徐宏篆书”可赏更多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