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大讨论】NO.O4 “快乐教育”每天在路上

廉江市名班主任李建科工作室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廉江市名班主任李建科工作室</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2125508</p><p class="ql-block">文/李建科</p><p class="ql-block">图/李建科</p> 回读者疑问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读者阅读了“快乐教育”之理念后,问:有否快乐教育案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快乐教育概念的不一,答案自然不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笔者不清楚读者所索求的快乐教育案例,是想从中学习,还是模仿。笔者觉得:这依然“不好”。教育生态的多样性,是必然存在,也依旧存在。认知与行为虽然不一定匹配,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并“主宰”着认知主体行为。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实上,当认知概念停留于自我认知层次、自我认知水平时,其行为是处于与这层次、这水平“相当”的。认知改变,才会有行为改变。这是事实存在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一个人,五音不全,却要拥有歌星一般的歌喉,谈何容易?当一个人,连画笔都认识不全,能否要求其画出美丽的油画山水画?工具认知水平与自我认知水平是决定一个人的认知综合水平的。对于“快乐”含糊,对于“教育“仅知一点点,又如何生发出“快乐教育”及其活动结果?拿着笔模仿,就只能是临摹作品,就只是让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不是“快乐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有艺术成就与快乐享受,不是作品成功的瞬间而是在创作过程的享受与心理愉悦。这不是任何人都会“有”的。没研究过,没有“快乐教育”的实质性经验,只是“我认为是这样”,恐怕没有任何说服力,更不会让人都能经历或获得“快乐教育”。任何“纸上谈兵”,谈的都不是“兵”,而是自我认知中的“我认为必然是我认为的这样”,与“兵”的事实相去甚远。</p> “快乐列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如一列待你开的列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认识“列车”很重要。快乐教育的列车是什么样子?没有样子的,就是忙着上路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列车有多宽?有多大?能接纳什么人?接纳多少人?你是谁?角色扮演很重要!你仅仅是打扫卫生,你只是列车清洁工。你如果仅是检查上下车,你成了检查员。角色扮演,快乐教育者所拥有什么?是什么角色?所应赋予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拥有“快乐”,能驾驭,能分享,能培育,能传递,更应能发酵,否则,不会从教育中区分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自净,是启航之前的使命。肮脏的列车,传递的不是快乐,只是“玷污”或污染,何来“快乐教育”?快乐接纳,接纳一切可接纳的,同时,也表达快乐的规则。非规则所容纳的,善于处理,善于“寄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不是享受,不是低级满足,更不是低级处理,可能是低阶,也可能是中阶,更有可能是高阶,不管何种层次,都可以尝试,都可以演练,过程中,不是对应的“给牌”,而是合理的奖赏,建立必要的系统,让每一次努力,都获得对应的“奖赏”。奖赏系统建立与发展,是属于快乐教育的特色,更是快乐教育所应有的招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进行的“教育——学习”活动,两种不同角色都获得相对应的“心理愉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列车,在“教育——学习”的旅途中,师生看到不同的风景,听到生命觉醒的声音,想生命美好的图景,做有激情有奖赏的活动,每一次都是生命在拔节与收获喜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教育回归于生命的健康认知与健康快乐成长。</p> 学习之快乐——激情与燃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之快乐,体现激情与燃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不是简单理解为“上学”、“看书”、“考试”、“毕业”,而是认识生命,快乐驾驭生命,做快乐幸福的学习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需要激情。身体欠佳,犯病,精神上萎靡不振,身体机能无法更好的运作等等,这些会表现为:孩子活动能力不强;身体机能差(如跑不了多远的路,头经常晕,跑几步气喘不过来等)学习无法集中精神,听读时写不了几个字等等。这样,何来激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身体机能与学习关系密切。身体机能建设,不仅仅要休息好,吃好,喝好,消化好。每天运动两小时。这休息好,不仅仅是休息时间充足,还有就是睡得着、睡得香;有学生晚上睡不着,一入夜就来神,一上课就瞌睡,这是何来的“休息好”?说到“吃好”,一些学生就是挑食,有些从不吃青菜,只要不好吃,不不要。有些孩子来学校就没吃好,天天要零食,否则,无法过好一天等等。说到“喝好”,一些孩子,开水不喝,一喝,要不饮料,要不什么奶茶类等等,这样成长的孩子,怎能说是“休息好”“吃好”“喝好”?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不能满足,何来激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的所有活动,包括学习,都是燃烧能量的。不仅仅需要分解,也会有合成。能量的分解与合成,都属于激情燃烧。哪怕一次起跑,哪怕抛一个喜欢的眼神,都是燃烧能量。学习所消耗的能量是最多最大的,往往是身体消耗的两倍或数倍。学习上,能量不足,能量不够,何来激情燃烧的“快乐”?何来“快乐教育”?</p> 教学之快乐——懂学生,会激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之快乐:懂学生,会激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是怎么学习?学习的机理是什么?老师懂,才会有效帮助学生学习。若停留于经验传授,只能停留于经验层面的告知,而不是由此“会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懂学生,可以说是一大课题。学生多种,今天的孩子,为什么这样?孩子是否认识学习?是否认识读书的价值与内涵?是否懂得自己为什么这样这样读书学习?是否认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当下问题?是否……教师懂学生,知道学生处于怎样的学习层次,属于哪一类学习问题的学生?是自身掌控能力弱或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还是工具认知缺乏的,更或者是自我认知不足的等等,教师需要懂他们,才能有效的进行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是自身建设问题的,教师只注重学习量的问题,这明显是无益于学生阶段性建设的。若学生是工具认知方面不足或缺失,老师却认为其是自我掌控能力差,因工具认知局限或不足,所做的或许无益于孩子的学习提升。打个比方说,孩子饿了,你不是给饭,而是喂水,孩子喝得多,拉得多,反而使孩子失去兴趣。学习就如此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本是复杂的,若简单地理解为到学校进行一系列所看到的现象或“事实”,或许只是获得学习的“表面感观现象”,而非学习的核心本质。镜像模仿,信息加工转化与处理,物质合成与信息激活,转化与传递,物质与信号电波、信号化学能转化等,以及物质转化形成交换现象等不容被忽视。激励机制建立,是神经系统辅助需要的,包括躯体器官内激素水平与运用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学习动力没有,教师又不懂激励,缺乏教学教育认知,不懂学生,不善激励,教育教学可能为经验使然或“一塌糊涂”。</p> 生活之快乐——悦纳与净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活之快乐——悦纳与净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也是很重要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认识自己,懂自己,清楚自己优缺点,工作上,能发挥所长,做好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懂自己,才能悦纳自己。悦纳自己的老师,才会拥有快乐因子与快乐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学会悦纳自己,首先要学会处理“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教师活在哪里?教师不一定是知道的。悦纳自己,其中,有关于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缺点、自己的过失、自己的成长教训、成长挫折、自己的失败经验、自己的丑与恶等,教师都需要悦纳它们。人在认知上,所端详的,都是“迫近”,更或者是“被放大”的,这些若未能“放下”,会被放大或叠加,最终喘不过气来,甚至郁闷或“病”化。其次,学会净化。净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行动。人生命世界里,除了生物机能产生废物外,还有情绪所生发废物。情绪生成的和激素类作用产生的,往往较难“清除”。对于情绪,有时候,别人“传染”给你的,你也不知道,这些废物影响着你,影响着你的世界,势必影响你的人,你的生活,你的学习与工作。如何净化?这需要人学会倾诉,学会发泄,学会排泄,学会拒绝,学会“清除”“清洗”,让自己拥有一个“静洁”的世界,使自己具有可防御可抵制可消化可清洁的功能与空间,这就是人的“最佳免疫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己悦纳了自己,拥有快乐元素、快乐因子,才有可快乐与传递快乐的“资本”,拥有强的净化力,拥有更大更强的免疫系统、免疫空间,才能拥有强大的“清洁力”,净化自己的世界。阳光与快乐才能“进驻生命世界”</p> 工作之快乐——时间与质量高比值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工作之快乐——质量与时间高比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工作快乐,是因为会工作,善工作。工作其实是需要知识与能力的。知识丰富,能力超强,你的工作效率高,解决问题快,能更好地处理工作上的诸多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工作快乐,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时间及其投入;二是工作质量。这两者,不是一个答案的“比”,答案是变量。工作投入的时间少,工作质量高,质量与时间比大,成就感大,快乐的比值也随之增大。反之,时间投入大,质量小或质量固定,质量与时间比值小,成功感小,快乐的比值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投入,与能力水平相关。能力小、水平低,工作时长会增大,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是固定的,加上人需要吃喝拉撒睡,这些所“消耗”的时间是必须的,剩下的时间,需要人进行时间分割与利用。现实中,有些人并不懂时间和使用时间。这也是一部分人烦恼,因不懂时间和不是使用时间而导致失败与不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工作质量,这往往不是来自自己的,更多是外评价。外评价中,评价模式、评价手段、评价人品质等等,都是不可控的,存在可控的部分是自我评价。工作质量与评价模式的有效运用,优秀者不是以别人的评价结果为终结,而是善于进行自我对比与评价,并由此产生积极的自我认知,以后工作质量与自己前工作质量比,并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工作能力与水平远超于自己工作所需要的层次,成功机会越大,快感越容易获得。有快乐的人,才会传递分享快乐。</p> 生命之快乐——只扮演自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命之快乐——只扮演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哲学的名言:别人都有人扮演了,你只需扮演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命之快乐,就是认识自己,不是镜像模仿别人。事实上,人因无知,一直是,且无时无刻不镜像。不管有知或者无知的镜像模仿,都不是扮演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活在一个群体里,镜像功能处于某认知状态中,或清晰,或含糊,或随机,或无助等等。镜像模仿,就不是扮演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需要认识自己,懂自己使命。在无知驱动下,尤其是工具认知局限或不足,自我认知局限或障碍等,这些所叠加的“无知”,不是让你清醒,更不是做自己,而是镜像模仿——别人所做所为。尽管你镜像模仿的是“快乐”的,它“笑”你“笑”,这“笑”,不是源于你内心的愉悦快乐,这犹如“皮笑肉不笑”的词语所形容的那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扮演自己,认识自己,懂得学习,懂得生活,懂得工作,懂得做人,懂得做事,懂得更好的提升自己,让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与能力翻倍,甚至无限度提升,这样,你才拥有能力支配和建设,甚至重塑自己(事实上并不容易)。给自己一个奋斗目标,给自己一个成长达成愿望的时间,相信自己一定能、一定会,更自己力量与勇气等等,只有这样,所扮演的才是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活在这个世界,要认知自己,看清自己的面容,懂自己的笑脸、笑声,懂自己的欲望与需求,懂自己所要走的路,过怎样的生活,成就一个怎样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扮演自己,才有一个真正的自己,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