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妈妈一生勤劳,现在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挑拣菜和劈柴。在我的记忆中,妈妈是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没什么耐心,有时还会马虎了事。这样的性格,让她到了八十多岁,依旧改不了一些老毛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妈妈年轻时在农村,干过无数农活。她的手上布满老茧,那是岁月和劳作留下的印记。后来我们长大了,她也随着生活的变迁搬到了城里,只是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变成了轻松的家务。也正因如此,一些慢性疾病渐渐找上门来。六十岁那年,她还中风过一次。好在有爸爸的细心照顾和坚持服药,她慢慢恢复了健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今妈妈已经八十五岁,我也退休了,常常带她回乡下住。乡下的空气清新,院子里有她熟悉的泥土气息。就拿劈柴来说,我总是担心她年纪大、力气不够,所以每次都挑些细软的枯枝给她,既省力又安全。只是这样一来,家里容易弄得很脏。烧柴时,还得常常蹲在灶前添火,不然火容易灭,还赶不上火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试着让她锯一些稍硬的柴火。可妈妈性子急,锯几下就把锯子一扔,回到客厅坐着发呆,嘴里还念叨着“锯不动”。我总是耐心地劝她:做事要有耐心,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可无论我怎么说,她总是噘着嘴,我也只好作罢,又去捡些干枝让她在家活动手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我在清理门前的坡地,我砍了几根较粗的柴,试着劝妈妈把它们锯成大约六十厘米的小段。那柴真的挺粗,差不多有我手臂那么粗。我帮她扛过来放好,叮嘱她慢慢锯,累了就休息。我反复跟她说:“别心急,累了就歇一会儿。哪怕今天锯不完,明天再接着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我看到妈妈终于明白了我的用意。她拿起锯子,慢慢地锯着,锯末一点点落在地上。几分钟后,她的手臂开始发酸,便主动停下来,揉了揉胳膊,笑着对我说:“没关系,不赶时间。今天锯不好,明天再锯。总有一天能把它锯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看着妈妈能理解我的用心,我心里特别高兴。阳光洒落,照在她花白的头发上,泛着柔和的光。教一个老人,比教一个孩子难多了。孩子的认知能力一直在成长,而老人已经有了几十年的习惯和思维模式,想要改变并不容易。今天,我不仅为妈妈的理解感到欣慰,更为她依旧清醒的头脑感到高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