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都江堰下来不远我们入住在灌县古城。走进灌县古城恰逢秋雨初歇,雾气弥漫。这座始建于秦代的古城,曾是川西重镇,如今在现代与传统的交融中,悄然焕发出诗意的光华。夜幕降临后,河水泛起幽幽蓝绿光芒,当地人称其为“蓝眼泪”——仿佛时光在低语。</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的宣化门是这座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其蕴含着“传布君命,教化百姓”的深刻意义,并且是专门用于迎接皇帝以及朝廷命官的大门。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省耕楼”,源于古代帝王视察春耕之事。宣化门城楼中间有一座颇为高大的拱形正门,宛如一个威严的巨人屹立其间,在其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相对小一些的门洞,就像忠诚的卫士拱卫着正门。</p>  <p class="ql-block">灌县古城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市核心区,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逾1500年),占地约0.9平方公里,是国家级AAAA级开放型景区,以明清建筑风貌、茶马古道起点和景城一体特色著称。</p>  <p class="ql-block">古城是茶马古道起点,清代至民国时期为川西物资集散地,素有“搬不空的灌县,填不满的松潘”之称。</p>  <p class="ql-block">穿过街巷,传统建筑与现代玻璃幕墙交错并存。河边步道旁,亭台楼阁倒映水中,</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城始建于南北朝后魏时期。它静静地坐落于一旁,与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堰相依相伴。远远望去,古城就像隐匿于尘世之外的世外桃源一般,散发着一种宁静而迷人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西街是南方丝绸之路入藏的起始之处,同时也是茶马古道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西街的石板路历经岁月的打磨,已经变得十分光滑;那些古老的建筑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过去的风貌;还有那一家家各具特色的小店,无不散发着岁月沉淀下来的独特气息。</p>  <p class="ql-block">这里景与城完美融合,那潺潺的流水流淌在古城之中,恰似一条灵动的丝带,为古城注入了几分活泼与秀雅的气息。它就像一本底蕴深厚的史书,每一页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等待着人们前来翻阅。</p>  <p class="ql-block">西街这条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街是南方丝绸之路入藏的起点,也是松茂古道的发端。 街道两旁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古色古香的店铺贩卖着传统手工艺品、茶叶和纪念品。 漫步西街你能听到石板路上回响的脚步声仿佛能想象古代马帮驼铃叮当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座桥是灌县古城的门户,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空隧道。</p>  <p class="ql-block">南桥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水上画楼”和“雄踞江源第一桥”。 这座廊式古桥建于清代桥身雕有精美的图案和彩绘夜晚灯光亮起时桥下的河水因反射效应呈现出蓝色光芒成为网红打卡点“蓝眼泪”。 许多游客专程在傍晚时分赶来就为捕捉这一瞬的梦幻景象。</p>  <p class="ql-block">古城入口处,飞檐翘角的牌坊静静矗立,灰瓦石墙间透出千年风骨。沿街青石板路湿润反光,两侧店铺林立,烤串摊前飘香,红灯笼映着廊桥两侧老字号的招牌。</p>  <p class="ql-block">夜深时分,河面波光粼粼,蓝绿色的水影随流荡漾,宛如星辰坠落人间。我倚栏而立,对岸灯火璀璨,水声潺潺,恍若置身唐宋画卷。那一刻,古城不再只是遗迹,而是活着的记忆,在秋夜里静静呼吸。</p>  <p class="ql-block">桥上人头攒动,被这蓝色的江水吸引。我走过长廊桥,木构彩绘在灯光下流转生辉,行人驻足拍照,桥下水流湍急,水闸奔涌如临江仙境再现。</p>  <p class="ql-block">蓝眼泪是都江堰市天府源廊桥和南桥区域的河道即是岷江分流的内江。内江水在灯光的映射下泛起淡淡的蓝色光泽。这种蓝光仿佛是水面上的精灵,随波起伏,宛如一条流动的蓝色绸带,形成了梦幻般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暖黄灯笼与冷调蓝光交织成梦。如诗如画,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关于“蓝眼泪”的名字,除了视觉上的奇观,还有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传说。相传,在古代都江堰曾经历过一场剧烈的地震,震后岷江水变得湍急不安。某夜,水库底部突然涌现出一股神秘的蓝色水流,宛如泪水一般缓缓涌动,被当地百姓称为“蓝眼泪”。人们相信,这是一位守护都江堰的水灵少女的眼泪,她默默地守护着这里的河流,使其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尽管这个传说只是民间故事,但它赋予了“蓝眼泪”更多情感上的寄托,让这道夜色中的蓝光更添浪漫与神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