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我心飞翔</p><p class="ql-block">图文:我心飞翔</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50305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篇为游学周邓纪念馆四篇系列美篇中之二的“民族解放”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从一层的“探索真理”展区慢慢步入“民族解放”展区。这一历史时段是从1924年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直到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4年,受组织指示,周恩来经香港中转回到广州,并担任广东区委委员长兼任宣传部长,负责在广州地区的工作。1924年11月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很多国民党黄埔出身的将军在总理面前都自称“学生”,在之后的解放战争中被俘后,再见到总理时,大都是心怀愧疚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了武装起义。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恽代英、澎湃领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这其中一人成为总理,三人成为元帅,但还有三人牺牲,没有看到新中国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任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起义的总体策划与指挥。我看着这座江西大旅社老楼,仿佛听到了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这次起义虽然失败,却从此诞生了人民的军队!今年九·三大阅兵中的威武之师就源于此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面馆藏的“艰难缔造”锦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历史的重要见证。由董必武题写,邓颖超、徐克立等28人签名。锦旗曾由周恩来和邓颖超共同保存了近半个世纪,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1年底,周恩来到达江西瑞金,1933年和朱德等一起指挥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并取得了胜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1933年底周恩来和红一方面军部分领导人在福建建宁的合影。左起:叶剑英、杨尚昆、彭德怀、刘伯坚、张纯清、李克农、周恩来、滕代远、袁国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扩大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厅里的这幅巨大油画,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场景。当时作为最高领导人的周恩来,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和成果落实作出了重要而关键的贡献。从画中我看到周恩来坚定地站在了毛泽东身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厅的一角立着一幅周恩来在长征途中的骑马像。那时他蓄起了胡子。从他极其消瘦的身躯可以感受到长征的艰苦卓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观看完遵义会议的内容后,拐过弯,就来到了关于“西安事变”的展厅。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为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而发动兵谏。西安事变成为中国由内战转向全国抗战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共为争取东北军联合抗日,在事变之前的1936年4月9日晚,周恩来和张学良在肤施(今延安)城内的天主教堂秘密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这是他们会谈的教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图为当地媒体对1936年12月12日凌晨发生“兵谏”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右)和秦邦宪(左)、叶剑英(中)等根据中共中央的方针,亲赴西安,多方斡旋,推动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团结御侮的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在西安事变中针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局势,及时来到西安开展工作,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主张起到了非凡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展厅内周恩来与张学良握手的铜塑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厅内是一拨拨的参观游客,其中很多来自外地。人们在仔细地观看着展品与图片。看的出来,大家对总理都怀有一颗崇敬之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8年底,周恩来到达重庆。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周恩来任书记,领导抗战大后方的中共党组织,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开展统一战线工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在重庆工作了8年。可以说,重庆是周恩来抗战时期最主要的阵地,在复杂艰苦的环境下开展了大量的统战工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悍然制造皖南事变,在国共合作抗战局面濒临崩溃之时,周恩来奋笔疾书“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周恩来、董必武和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在红岩村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周恩来同援助中国抗战的各国友好人士和进步团体广泛接触,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开创了国际统一战线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在《论统一战线》中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九一八”以来的国共关系发展到今天、一般地是停止了大規模的内战,发动了抗战,这是统一战线的成功,我们创造和扩大了解放区,振奋了中国人民,推动了中国的民主运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关闭和谈大门,1946年11月16日,周恩来最后一次在南京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年,周恩来会见中国民主同盟负责人,宣布中共代表团撤离后仍留董必武在南京同他们联系。这是他们在梅园新村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五大书记之一与四位军委副主席之一,对取得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他在指挥作战中做出指示的稿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呕心沥血、殚精竭力。1949年6月,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负责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的合影。</span>我在这张照片里看到周恩来非常谦虚的站在了后排的边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周恩来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的碑文。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总理重写了41遍才定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9年9月30日下午6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在天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这是周恩来代表政协主席团致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9年10月,周恩来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任总理,直到去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开国大典前夕,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周恩来与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完这部分展览,我的内心非常感动,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周总理在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他在历史的各个节点,不光是参与,也不光是辅佐,更多的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他最大限度地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统一战线,最终与毛主席、朱总司令等老一辈领导人完成了建国大业。我望着总理的照片,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崇敬!</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