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9日,清晨的敦煌,带着大漠的清冽,我们从入住的漠果小筑民宿步行约十分钟,来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莫高窟景区,踏</span>上了探寻文明秘境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当那片嵌在崖壁上的洞窟群骤然浮现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p> <p class="ql-block">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我们穿梭在层层叠叠的洞窟之间。窟内不能拍照,只能听讲解员讲解。</p> <p class="ql-block">九层楼的朱红飞檐在蓝天映衬下格外夺目,走进其中,高达35.5米的弥勒佛造像巍峨庄严,衣袂的褶皱仿佛还留着唐代工匠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我们购买的是普通票,只能参观八个石窟,而且窟内不能拍照, 但是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却能看到一比一石窟复制品,且随便拍照。</p> <p class="ql-block">陈列中心的莫高窟第3窟(复制)是敦煌石窟的代表洞窟之一,在这座洞窟里,一尊残缺的多臂造像静静伫立,尽管头部已失,残存的肢体却仍在诉说着昔日的宗教盛景。</p> <p class="ql-block">榆林窟 盛唐第25窟,此窟为吐蕃统治敦煌时代的代表性洞窟,窟壁面的构图严整,人物布局疏密有致。色彩厚重而和谐,是包括莫高窟壁画在内的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 盛唐 第217窟神龙年间(公元705-707年)此窟是莫高窟盛唐艺术的代表窟。</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 初唐 第220窟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此窟是莫高窟最重要的初唐洞窟之一。</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 隋代第419窟(公元581-618年),内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主尊佛像丰满圆实,塑造手法概括洗炼,略带夸张,弟子阿难,聪明稚气,迦叶衰老消瘦而又通达爽朗。胁侍菩萨造型浑厚结实,形象丰满健康,五官和神情表现出一种女性美,堪称隋代彩塑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敦煌文物和艺术品常设展区、特别展区等三个展区展现大</span>量不同时代的文书、陶瓷器、铜铁器、木器、各类丝织品、钱币、法器等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这尊大日如来佛彩绘鎏金铜头像是吐蕃后期的铜雕造像,其巨大的尺寸和精湛的工艺,展示了吐蕃王室对宣扬佛教、兴建佛寺、开窟造像的大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石雕佛坐像</p> <p class="ql-block">这身供养菩萨像为胡跪姿态,双手捧蕾于胸前,巾裙的土红、墨色的渲染,头光中的土红勾边,给人以纯朴素雅之感。</p> <p class="ql-block">双手捧花胡跪菩萨影塑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唐代天王石雕立像天王束发向后,上系宝珠,双眼圆睁,气势威猛。</p> <p class="ql-block">此单元以藏传佛教金铜造像为主,是西藏民间艺术家融合藏、汉、印度、尼泊尔艺术而形成的民间艺术,展示了西藏宗教艺术特有的粗犷、神秘、优美、淳朴的神韵风采。</p> <p class="ql-block">午后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我们参观完莫高窟后打车来到鸣沙山,换上鲜亮的防沙靴,迫不及待地融入这片金色沙海。</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沙脊木梯向上攀登,细软的沙粒在脚下流淌,每一步都要付出双倍的力气,却也让登顶的喜悦加倍。</p> <p class="ql-block">站在沙丘顶端,月牙泉如一块翡翠镶嵌在沙海之中,岸边芦苇摇曳,与远处的古建筑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沙地上肆意玩耍,扬起沙粒,看它们在阳光下划出金色的弧线,笑声在旷野中传得很远。</p> <p class="ql-block">当夕阳西沉,橘红色的光芒将沙丘染成暖金色,四位好友坐在沙地上,看太阳一点点坠入地平线。</p> <p class="ql-block">余晖中,鸣沙山的轮廓变得柔和,月牙泉的水面波光粼粼,一天的疲惫在这绝美的日落中消散,只留下满目的震撼与心底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从莫高窟的千年人文到鸣沙山月牙泉的自然奇景,敦煌的一日,是历史与现实的碰撞,是我们四位好友关于丝路风情的共同记忆,注定在时光里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