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简单的主线: 生、老、病、死。</p><p class="ql-block">产房里拼的不是谁骨盆大小,出生以后听天命安排,到最后一炷香就是死亡。</p><p class="ql-block">日子就像一块粗布,被生老病死的经线、悲欢离合的纬线交织着,织出人间百态。</p><p class="ql-block">下午有个朋友说,读我的日常杂文,内心莫名的难过。我曾戏问,是可怜我内心荒芜?</p><p class="ql-block">让旁人窥见了自己藏着的心事。</p><p class="ql-block">昨晚前半夜听到酒足饭饱回家路上的伟打来电话,一句“最近进展咋样”,我答“照旧活着呗”,简单五个字,压着成年人的无奈。</p><p class="ql-block">活着,本就是最朴素的答案,也是最复杂的课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世间的遗憾与怅惘,总在不经意间撞个满怀。我刚见过为一场投标筹备很多天的人,开标结果出来时,沉默愤怒可以想象。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安慰很是苍白无力,唯有事实站起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上周又被拉进几个老友群,群里多是七零八零后,一开口便是“想当年”。有人忆起儿时的:花生豆子农活忙,鸡鸣烧火迎晨光,狗叫串门闲拉呱,一家围坐在热炕。那样的画面像老照片般温馨。可我总忍不住想,以前那么穷,为什么大家还怀念从前?虽然这是一个简单有序温情的画面。</p><p class="ql-block">其实我想到的是,古代历史能存下的都是被美化了,好像现代都物资冷漠,过去都亲情淳朴一样,其实不然!</p><p class="ql-block">想想现代人多是韭菜。 我们回望过去的乡村,也总不自觉地美化了贫瘠。</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日子哪有那么多诗意?只是如今站在物质丰裕的彼岸给困苦镀上了“淳朴”的金边。</p><p class="ql-block">我们这群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回去看可乡村的宁静早已成了褪色的旧梦。我老家在香江北边两公里的城郊村落,村里的租户比原住民还多,陌生的脚步早已踏碎了旧时的宁静。我们执着于怀念农村,或许是一种心理防御,宁愿相信那些困苦的日子更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话大抵会惹来非议,可我总忍不住说——看惯了古装剧里的诗情画意,便轻易代入了,却忘了古时百姓能养活家人、吃上一顿饱饭,已经很难很难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很少停下来想:我们追逐的,究竟是想要的生活,还是被外界定义的“成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人这一生,最害怕不是贫穷,而是无意义。就像暑假里,时常资深人士来问我孩子报考专业的建议,我说,我这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如今就业压力山大,选专业先看“生存”二字——看专业与现实的适配度。学计算机往大城市闯,那里有技术的土壤;若想求稳,老年人康复、人工智能的是时代的机遇。至于所谓的“家族背景”,肯定还是靠父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实路从来不是只有一条——把大城市的经验带到地级市,是降维打击的智慧;去新疆西藏做施工,或往江浙一带闯,在机遇与挑战里开阔眼界,攒够了资本再回头,也是另一种精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好日子在后头呢”,这句话我们听了太多次,却忘了日子从不是等来的。有人靠资源铺路,有人靠技术安身,有人靠营销语言谋生,有人在市井里奔波,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赛道上努力。</p><p class="ql-block">总有人把“听话”等同于“孝顺”,在父母的期待里一点点失去自我,慢慢偏离了生长的方向。应该在“孝”与“我”之间找到平衡,不被他人的期待绑架,也不辜负血脉里的温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只是平凡的过客,但在日常里,会在遗憾里学会释然、在迷茫中找方向。</p><p class="ql-block">三餐四季里,悲欢离合中,属于自己的意义不用问别人,分清自己的路上谁是主角。</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