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 年 10 月 20 日上午 8:30,细密的秋雨顺着文化路小学的玻璃窗蜿蜒而下,给校园镀上一层温润柔光。可 E 栋 5 楼的润汇教育研究中心里,却满是驱散寒意的暖意 —— 来自江夏区多所小学的李秀丽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撑着各色雨伞踏过湿滑台阶陆续抵达,裤脚沾着的雨珠挡不住眼中的热忱。以 “破冰启航,共研共进 ——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携手同行” 为主题的首次团队活动,就在这淅沥雨声中拉开帷幕,一场属于江夏小数人的教研新征程,正式启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开场致辞:诉筹备初心,明前行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伊始,主持人李杨老师热情介绍了到会人员,分别是湖北省特级教师李秀丽、江夏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数研究员宋艳、江夏区五里界小学校长祝志东、江夏区实验小学副校长何艳、江夏区实验小学副校长胡律等来自不同学校的成员伙伴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特级教师李秀丽做开场致辞,她首先回顾了工作室从筹备到成立的全过程,提及筹备期间与核心成员反复研讨定位、筛选成员、对接资源的细节,让在场成员深刻感受到工作室成立的不易与珍贵。随后,李老师清晰阐述了本次活动的背景 —— 旨在通过首次线下聚合,让成员快速融入团队、明确方向;核心目的则聚焦于 “建机制、聚人心、定目标”,为工作室长期发展筑牢根基;最后,李老师特别强调:“本次活动是工作室的‘奠基礼’,规范起步才能走得稳,凝聚力量才能走得远”,温暖而坚定的话语为整场活动奠定了积极向上、务实笃行的基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自我介绍与团队组建:破壁垒相知,聚合力组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自我介绍与团队组建环节,40 分钟的互动时光成为成员们打破陌生壁垒的 “催化剂”。按照活动安排,每位成员依次走上台前,在 2-3 分钟的限时表达中,不仅介绍了所在学校、教龄、任教年级等基本信息,更主动分享了个人教学特长 —— 有的老师擅长借助生活场景设计数学实践课,曾带领学生通过测量校园操场理解几何图形;有的老师深耕计算教学,摸索出 “游戏化闯关” 模式帮助学生攻克计算难点;还有的老师在课题研究方面经验丰富,曾参与区级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课题。成员们还坦诚交流了过往教学成果,如优质课获奖经历、学生竞赛指导成绩等,更纷纷畅谈对工作室的期望:“希望在这里学到更前沿的教学方法”“期待和大家一起打磨出精品课例”“渴望在课题研究中提升专业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我介绍结束后,工作室下设的课题组负责人祝校长、课程组负责人何副校长和课堂组负责人胡副校长迅速行动,结合各小组职能与工作规划,现场进行骨干成员挑选和团队组建。课程组需选拔服务意识强,善沟通能表达的骨干教师,课题组侧重愿意写,亟需科研自我提升需求的成员,课堂组则是时刻准备挑战课堂实践的小伙伴。团队组建好,接下来全体成员围绕工作室章程、工作方案、考勤例会制度等相关文件,以及月度安排和平台建设规划展开深入审议。主持人对文件核心条款进行详细解读后,成员分组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经集体研讨修订,最终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形成正式文件,为工作室规范有序运行筑牢制度基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课堂研讨:探教学真问题,构课堂新样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主题研讨环节,现场氛围愈发热烈。成员们以小组为单位,聚焦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如何在大单元背景下有结构性的教,如何在素养目标指向下引导学生深度的学;如果能在教学评一致下慧教会学.....展开深入交流。各小组在充分讨论后,推选有代表性的同伴上台汇报今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会主攻的教学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紧接着,李特在大家充分思考与热烈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好课堂”的新样态方向。这一方向聚焦课堂核心效能,注重打通教与学的关键环节,将先进教学理念自然渗透到课堂全过程,力求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与自主探究中深化认知、提升能力,实现学习层面的进阶,最终助力构建更具生命力与思维活力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样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总结展望:凝共识致远,盼共赴新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工作室顾问宋艳教研员进行总结。她望着窗外渐小的雨势说:“这场雨没挡住大家的热情,更没挡住思考的深度,每个环节都紧扣‘共研共进’。” 她希望,让工作室成为教师成长的 “孵化器”、教学创新的 “试验田”、区域教研的 “纽带”。活动在全体成员的合影中落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活动,雨雾中的相聚让 “相识” 到 “相知” 更显珍贵。明确的分工、清晰的方向,凝聚起跨越风雨的教研共识。正如一位成员所言:“冒雨赴的这场约,值得!既找到了同行者,更看清了前行路。” 这场雨中的启动仪式,为高质量教研与优秀团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江夏区小学数学教育的未来,在雨过天晴的期待中愈发清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