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夏威夷—三亚(1)三亚湾海岸&椰梦长廊

詩行遠方

<p class="ql-block">三亚湾—南国画卷中的蓝色诗行。这片绵延22公里的弧形海湾,像一位慵懒的南国美人,舒展着银白的沙滩与湛蓝的海水,将热带风情与海洋韵律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碧海蓝天映椰影,金沙绵延接天际。三亚湾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在晨曦与暮色间流转着醉人的风韵。海浪轻吻着岸线,涛声低语着热带的温柔,远眺海天相接处,云霞与归帆共舞,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的全景胜境。</p> <p class="ql-block">娟子倚在栏杆边,风从海面吹来,带着咸涩的气息,轻轻掀起她的衣角。远处的海湾静得像一幅未完成的画,几艘渔船停泊在水面上,仿佛也舍不得打破这份宁静。天色有些阴沉,云层低垂,却让那座横跨海面的桥和远处几幢独特的高楼显得更加清晰,那不是从海里生长出来的梦境,而是被誉为“东方迪拜、海上度假天堂”—凤凰岛。</p><p class="ql-block">凤凰岛四面临海,由一座跨海观光大桥与市区相连,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高端休闲度假酒店,全岛采用全封闭经营理念,除酒店业主外禁止游客观光进入。</p><p class="ql-block">我站她身后几步远的地方,没有打扰,只静静看着她凝望远方的背影—那一刻,仿佛整个三亚湾的风都停在了这一刻,只为听她心底的低语。</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娟子在另一个角度眺望凤凰岛,站在椰子树的阴影里,手里的伞轻轻挡着并不灼人的阳光,目光却早已越过细软的沙滩,落在远处那片海天相接的地方。忽然我觉得,远眺并不只是为了看清那座岛,而是为了在目光所及的尽头,找到一点属于自己的安宁。</p><p class="ql-block">凤凰岛并非有真凤凰,它就是一座在大海礁盘之中吹填出的人工岛,原名白排岛,后更名为 “凤凰岛”。这个名字不仅富有诗意,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它形状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岛的外延分散小岛与跨海观光大桥仿若凤羽,灵动而美丽。我们未曾登岛,却已在凝望中走过了它的晨昏。有时候,最美的风景,不是脚到达的地方,而是心愿意停留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阳光斜斜地洒在三亚湾沙滩上,海风轻轻撩起娟子的裙角,海浪在远处轻拍岸线,像一首不紧不慢的背景音乐。她摊开双臂,掌心朝向天空,仿佛要把这一刻的自由整个接住。</p> <p class="ql-block">她舞动丝巾,像在指挥风的节奏。蓝裙在海风中摆动,帽檐下是藏不住的愉悦。沙袋堆在树下,像临时搭建的堡垒。我看着她,仿佛看见一个不愿被规则束缚的灵魂,在这片海滩上,尽情演绎自己的诗。</p> <p class="ql-block">她站在沙滩上,手指指向远方,像在确认某个只有她知道的目的地。椰树下堆着沙包包,海面漂泊着小船,她的背影坚定但不孤独。我忽然想知道,她指向的,是记忆里的某次航行,还是未来某段未启程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眼前斑驳的混凝土军事建筑静静地卧在浓密的绿意之中,像一位退伍的老兵,卸下戎装后归于山林。当年的暗堡工事,如今被椰树和树林温柔地拥抱着,紫色的花朵在风里轻轻点头,仿佛在低语那段被海风渐渐吹散的岁月。如今,枪眼成了藤蔓攀爬的通道,水泥墙缝里钻出绿芽,连最坚硬的结构也敌不过时间与自然的耐心。三亚湾的浪依旧日日拍岸,可当年的警戒线早已被潮水抹平。这些暗堡等工事不再隐藏杀机,反而成了热带植物的栖所。它们不会说话,却让我听见了历史在静谧中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娟子站在那棵高大的椰子树下,背靠着整片蔚蓝。树影斑驳地落在她的肩头,脚下的地板与周边草丛里还带着清晨的湿润,而她身后,是无边的海与天交汇的弧线。</p><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沙粒细语、树叶轻响。她闭上眼,听见海风穿过叶隙的声音,像谁在低语:慢一点,再慢一点。睁开眼时,阳光正好落在掌心,暖暖的,像一种回应。原来,所谓自由,不过是一次深呼吸,一次摊开双手的坦然,一次愿意被自然拥抱着的停驻。</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仿佛不是游客,也不是过客,只是某个瞬间被海风记住的人。</p> <p class="ql-block">椰梦长廊里的椰子树都很高,枝叶伸展得像个老朋友的臂弯,在它旁边站着,像是借了它几分从容。裙摆被风鼓动,帽子差点飞走,笑着伸手去扶,索性就这样定格—背靠自然,面朝开阔,不是征服,而是融入。快门按下的一瞬,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惊扰了这份恰到好处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沿着海岸线延伸的椰梦长廊,是三亚湾最动人绿色的诗行,20余万株椰树如绿色卫士,在沙滩与大海之间筑起一道流动的屏障:它们或挺拔如剑,直指苍穹;或婀娜如舞,随风摇曳;树影婆娑间,阳光透过羽状叶片,在林间和步道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漫步其间,海风裹挟着椰香拂面而来,仿佛置身于天然的氧吧。</p><p class="ql-block">我们常常在长廊步道上行走,每次来都觉得时间变慢了。原本只想看一眼,拍拍照,结果一呆就是一个多小时。椰梦长廊,名字起得真妙—梦是轻的,椰林是长的,而走在这里的人,不知不觉,也就走进了梦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椰梦长廊步道并肩前行,海风轻轻拂过脸庞,带着咸味的温柔像一句未说出口的情话。我们彼此都会交谈甚欢,而每走一步都会感受到彼此的心跳。这一刻,不光是为了看海看景而来,而是因为有伴侣在身边,看海看景才有了意义。</p> <p class="ql-block">旅居三亚期间,我们住在兰海花园二期。每当走在小区出入门,目光总会被那一簇簇热烈绽放的三角梅牵住,那些紫的、粉的花朵沿着枝干攀爬,像把春天编织成锦缎,铺展在楼宇前。</p><p class="ql-block">早晨或傍晚闲步时,我们总会去椰梦长廊。长廊里阳光穿过叶隙洒下斑驳光影,脚下的影子时长时短,像在和我们玩捉迷藏。风从海面吹来,带着咸味和凉意,拂过脸颊,也拂走了心底的浮躁。傍晚时分,我们俩总忍不住走向沙滩,脱了鞋,让脚趾陷进细软的沙里。海浪一波接一波地涌来,轻轻舔舐脚踝,像是大海在低语。有时兴起,便换上泳衣跃入海中,身体随着波浪起伏,仿佛也成了海洋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日子,没有喧嚣,没有催促,只有风、光、树、海,和一颗渐渐安静下来的心。旅居本是暂别,却让我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原来生活不必总是赶路,有时候,停下来,才是真正的抵达。</p> <p class="ql-block">阳光正好,穿过树梢洒在石碑上,“兰海花园”四个字被照得清晰透亮。娟子停在石头前,彩色的外套在绿荫中格外醒目,我举起手机,把这一刻连同自己一起框进回忆里。</p> <p class="ql-block">几乎每天的傍晚时分,我们总会去三亚湾的沙滩走走,凭海临风,听浪涛一遍遍轻吻岸边,看海鸟掠过灰蓝的天际,鸣叫声被风揉碎,散在耳畔。天空是淡淡的铅灰色,云不厚,压得也不低,反倒衬得海面开阔而温柔。海浪不急不缓,像是这座城市的呼吸,规律而舒缓。我赤脚踩在微凉的沙上,一步一个浅印,又被潮水轻轻抹平。</p><p class="ql-block">看着娟子慢慢地往前走的背影,帽檐遮住侧脸,身影融在海天之间。她不回头,也不停留,仿佛只是来赴一场与海的约定。远处有孩子在浅水边嬉闹,笑声被风吹得断断续续,像浪花溅起的水珠。几座楼宇静静立在海岸线后,不高,不张扬,像是特意为这片海留出的边界。小岛浮在海平面上,轮廓模糊,像画里一笔淡墨。</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时刻,什么也不必说,什么也不必想。心被海风洗过,变得轻了,软了。我们走着,有时并肩,有时一前一后,脚步踩在潮水退去的湿沙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三亚湾的傍晚,从不热闹得喧嚣,也不冷清得寂寞,它刚刚好——像一杯温茶,像一句未说尽的问候,像生活本该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每次走进“蓝色海岸”小区,心里总会轻轻松下来。石墙上的蓝字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像是在低声打招呼。两旁的绿树浓密得刚好,既不遮天蔽日,也不显得单薄,几株棕榈树错落其间,风一吹,叶子便轻轻晃动,像是在打拍子。沿着小径往里走,目光自然地被那几栋静静矗立的住宅楼接住。这里没有喧嚣,只有树影、微风和一种说不清的安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