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1年的甘南11日行,已过去14年了,找出当年的旅游日记,补做个美篇,以便回顾那一段美好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飞机抵达兰州,我们乘客车到了刘家峡水库,准备去炳灵寺石窟。有船老板热情拉客,说正好有7个学生也去炳灵寺石窟,刚好一船人可乘快艇,我们欣然答应。</p><p class="ql-block"> 本以为直接上船就走,没想到先乘车,山路弯弯大约行了三十几分钟才到码头。</p><p class="ql-block"> 上快艇,7个学生叽叽喳喳热闹极了,又是说又是笑又是吃,那一刻你才感觉到什么是年轻。</p><p class="ql-block"> 因水库蓄水,码头这儿的黄河完全看不到一点黄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快艇开出几分钟,就看到了黄河的本色。河两岸是光秃秃的山,苍凉中轮廓分明,如一幅古色古香的国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十分钟后,山势陡然变化,或突兀耸立,或乱峰列岫争奇并起。一峰接一峰,峰峰不相同,姿态各异,似人似神。</p><p class="ql-block"> 船上学生也不说也不笑也不吃了,只一声声惊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家还没从激动中回过神,快艇靠岸了。</p><p class="ql-block"> 奔上岸,举目望去,那奇峰异石仿佛神仙从天而降欢迎我们远道而来。</p> <p class="ql-block">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崖壁上,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石窟开凿于西晋初年(约3世纪),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融合了中原和西域文化。</p> <p class="ql-block"> 石峰上有大小不等的洞窟,唐代的造像占了三分之二,不同时代的佛像有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 高高的崖壁上还在修建栈道,据说原来是有栈道的,因损坏了现在重建。</p> <p class="ql-block"> 此时,几个日本人在翻译陪伴下也在尽兴畅游,只见一个喇嘛走过去,用日语叽叽呱呱跟日本人交淡起来,日本人很高兴地和他交流。</p> <p class="ql-block"> 正好几个大学生又迎面走来,喇嘛又用英语和大学生交淡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惊讶地询问他懂几种语言?他有点自豪地说会日语、英语、藏语,而且都是自学的。顿时我的仰慕之情油然而升。</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纷纷与这位喇嘛合影。</p> <p class="ql-block"> 出炳灵寺石窟,正好有一辆去临夏的客车,我们便乘这辆客车去了临夏。</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西北军阀马步青的东公馆就位于临夏。</p> <p class="ql-block"> 东公馆于1938年动工,1945年建成。共用去各类砖60多万块,瓦100多万页,颜料千余斤,装饰砖、木雕花卉图案用去黄金10余两。该别墅因建筑精湛,规模恢宏而冠盖临夏。</p> <p class="ql-block"> 因各种原因,原150亩的东公馆现仅存16亩了。</p> <p class="ql-block"> 东公馆西洋建筑的正门,却又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上有8个宝瓶,寓意八方平安。四根罗马柱又如同竹节般,是祈祷步步高升吗?</p> <p class="ql-block"> 公馆里留下的建筑已不多,但仅存的砖雕瓦雕却极尽精美,细腻生动。</p><p class="ql-block"> 那圆润的葡萄,纹脉清晰的葡萄叶,尤其是那葡萄架上雕出的捆绑绳,你怎么都不能把它们和坚硬的砖瓦联系在一起,它们看起是那么地柔美。</p> <p class="ql-block"> 这花瓶上象征富贵的牡丹,正枝繁叶茂蓬勃生长。</p> <p class="ql-block"> 出东公馆就去了红园,一个小巧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 当然这美味的手抓羊肉是决不能错过哟。</p> <p class="ql-block"> 临夏一小时车就到了夏河。这里有浓厚的藏式风情,但这里又仿佛到处都在建设中,那高耸的大楼与那些漂亮的藏式房屋形成极强烈的反差。载重车拉着建筑垃圾飞奔而过,卷起尘土漫天飞舞。</p> <p class="ql-block"> 还好,我们客栈背后的山水却是格外令人喜欢。</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镇,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现存六大学院、16处佛殿及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寺院被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4000余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晒佛台。晒佛是拉卜楞寺的重要宗教活动。</p><p class="ql-block"> 活动以抬送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及宗喀巴大师绸缎佛像为核心,由有色绸缎剪拼而成。仪式由“花身土地”前导,伴狮虎欢跃之舞,僧众边行边诵经。佛像抬至晒佛台展开后,僧众颂赞佛陀功德并念诵沐浴经,信众沿途跪拜顶礼,全程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每天,藏族同胞都顺时针绕寺周围墙转圈。我们也随他们一起转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外圈转完又进寺庙去拜佛</p> <p class="ql-block"> 他们是真正拥有简单生活的民族,这种简单生活却承载着他们一生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 寺内的酥油制成的花卉五彩缤纷,庄严肃穆的佛像更是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这是煨桑,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仪式,以焚烧松柏枝、糌粑、茶叶等物品形成桑烟,旨在净化环境并祭祀天地诸神。</p> <p class="ql-block"> 今天来到距夏河约17公里的达宗湖,湖不大感觉就足球场大小,湖面海拔约三千米。达宗湖虽小却被藏族尊奉为神湖。</p> <p class="ql-block"> 湖畔香烟缭绕经幡飘舞,四周的杉树亭亭玉立。</p> <p class="ql-block"> 抛向空中的隆达,传递着藏族同胞向神祈求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向湖中抛出的黄色丝带,展示着肃穆的祈福仪式,却带给我们许多的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 出达宗湖我们就去了甘加草原。</p> <p class="ql-block"> 延绵起伏的群山绿草如茵,第一次看到如此辽阔壮美的草原,看到草原上一簇簇娇艳的花朵,甚是激动。</p> <p class="ql-block"> 草原上的狼毒花,虽美丽却有毒。</p> <p class="ql-block"> 过甘加草原不久就到了八角城。远远地就看到八角城那残破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 八角城始建于汉代,是唐蕃古道、丝绸之路南道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座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span></p> <p class="ql-block"> 泥筑的城墙周长约2.2公里,高约10米,足有三米厚,但依然经不住岁月的剥蚀。</p> <p class="ql-block"> 我们颤颤巍巍爬上城墙,呼啸的风感觉要把我们掀下城墙。</p> <p class="ql-block"> 举目望去城内少有树,满眼全是泥土厚重的色彩,有一种苍凉而遥远的感觉,我们仿佛穿越到远去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城门口站着,眼前是飞沙走石,只要开口说话便满嘴进沙。虽烈日当空,却不胜寒凉。</p> <p class="ql-block"> 八角城内依然有村民居住。进城内转转,遇到热情的藏族朋友邀请我们去家里坐坐。</p><p class="ql-block"> 邀请我们来家里的,是这个家里的爸爸,家里还有女儿、1岁的外孙女和侄女。只有爸爸会汉语,女儿和侄女都不怎么会说汉语。</p> <p class="ql-block"> 进到他家,他女儿就立刻为我们准备糌粑、青稞饼。那糌粑实在太好吃了,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糌粑。</p> <p class="ql-block"> 爸爸很高兴我们去他家,他告诉我们,他们一辈子要磕长头去一次西藏,得花八个月时间。</p><p class="ql-block"> 说到拉萨,他两眼放光,心满意足,那是他一生的精神财富,足够他回忆一生、品味一生,那也是他全家人吉祥幸福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了,热情的藏族朋友!</p> <p class="ql-block"> 今天到郎木寺镇,才知道,这儿有2个郎木寺,一个是属于甘南碌曲县的甘肃郎木寺,另一个是属于阿坝若尔盖县的四川郎木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先去了四川郎木寺景区内有神居大峡谷,这也是白龙江源头。</p> <p class="ql-block"> 然后去四川郎木寺。寺庙的经堂里正在做佛事,只能看不能拍照。</p><p class="ql-block"> 喇嘛每人手里都拿着法器,或打鼓或吹号或打锣,最震撼的就是吹长号。那低沉的声音,把佛事活动的神秘色彩烘托到极致。</p><p class="ql-block"> 他们一边念经,一边敲打或吹响法器,那种不紧不慢的韵味让人心灵回归宁静。</p> <p class="ql-block"> 晚些时候寺庙里又有辩经,我们赶紧去看。</p><p class="ql-block"> 喇嘛约10多人一组,一人站着其余的都坐着。站着的人双手击打,口中念念有词,身体前倾后仰,坐着的也念念有词地和站着的对话,虽然不懂他们说的啥,但这种藏族文化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傍晚,四川郎木寺在夕阳的光辉中增添了瑰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甘肃的郎木寺金碧辉煌,比四川郎木寺更华丽。据说里面的建筑在那特殊年代全被摧毁,现在的建筑都是20世纪80年代新建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甘肃郎木寺的天葬台</p> <p class="ql-block"> 在甘肃郎木寺内,我们看到了活佛肉身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喇嘛介绍,活佛身体还有弹性,我惊叹这种奇迹。</span>三百多年了,“文革”中这尊活佛肉身像还被埋地下很多年,重建寺庙时才又被贡奉在寺庙里,还有几尊活佛肉身“文革”中被焚烧了。</p> <p class="ql-block"> 从郎木寺去到尕海湖。</p> <p class="ql-block"> 尕海湖是甘南第一大淡水湖,<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拔3480米,</span>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也是鸟类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 在这远离喧嚣的宁静之地,我们静静地看蓝蓝的天,悠悠的白云,湛蓝的湖水,辽阔的草原,还有草原上美丽绽放的花儿,以及那翩翩起舞的水鸟。那么地悠然,那么地祥和。</p> <p class="ql-block"> 从尕海回到夏河再去桑科草原。这里的油菜花开得正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草原上的牧民正在做酥油。</p> <p class="ql-block"> 桑科草原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牧民将草原用铁丝围圈分割成许多块,我们必须先选择一家牧民,才能进入他们家牧场。</p> <p class="ql-block"> 和一家牧民谈好,说骑马去草原深处可以看到格桑花。那就去草原深处吧。</p> <p class="ql-block"> 骑行了40分钟,这里草深了,也没有铁丝圈地了,山上野花烂漫,空气中都凝结着绿草的气味。</p> <p class="ql-block"> 离开甘南到了兰州。</p> <p class="ql-block"> 目睹这座兰州百年大桥真是感慨万千。一百年了,依然完好使用,并将继续使用。一百年了,它的造型依然令人赞美。</p> <p class="ql-block"> 兰州水车博览园</p> <p class="ql-block"> 黄河母亲公园</p> <p class="ql-block"> 黄河上的牛皮筏子,承载着千百年来出行黄河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兰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这尊武威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铜奔马,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1983年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也成了兰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黄河古象</p> <p class="ql-block"> 这些线条优美造型别致的陶器,都是距今四千年以上的物件,古人的审美令现代的我们都倍感敬仰。</p> <p class="ql-block">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p> <p class="ql-block"> 变形人面纹葫芦彩陶瓶。</p> <p class="ql-block"> 猪面纹细颈彩陶壶</p> <p class="ql-block"> 多层垂弧锯齿纹彩陶罐</p> <p class="ql-block"> 旋纹尖底瓶</p> <p class="ql-block"> 摩羯纹铜镜</p> <p class="ql-block"> 11天愉快的行程圆满结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