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活”起来!——新课标下我们这样教数学

熊欢

<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师,是不是常有这样的感觉:我们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p><p class="ql-block">公式定理背得滚瓜烂熟,一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不会用?</p><p class="ql-block">“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改革,其实就是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它告诉我们,数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知识”,更要“育能力”。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怎么把“核心素养”这个听起来有点高的词,落到我们每一节课里。</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聚焦核心素养,重塑数学课堂</p> <p class="ql-block">教学目标的设计是首要关键。它必须超越单纯的知识与技能掌握,转而服务于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需深入研读课标,将上位的素养要求具体化为每一节课中可操作、可达成、可评价的阶梯性任务。</p> <p class="ql-block">在教学实践层面,讲座通过丰富案例指出,真实情境的创设与探究性问题的驱动是核心抓手。课堂应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从发现数学问题、建立模型到求解应用的完整过程,让知识在主动建构中内化为能力,升华为素养。</p> <p class="ql-block">这启示我们,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情境的设计者、思维深化的引导者。唯有如此,才能打造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真正承载核心育人目标的数学新课堂。</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教学评一体破旧立新,共探数学改革前路</p> <p class="ql-block">“打破偏见,才能成为自己的英雄。”梁教授别开生面,以热映影片《哪吒2》的观影感受为引,瞬间点燃全场,拉开了本次“教学评一体化”专题讲座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他巧妙类比:教学改革如同哪吒的成长,需打破“教、学、评”彼此割裂的陈旧偏见,重塑课堂生态。讲座核心指出,“教学评一体化”绝非简单叠加,而是让评价如同“风火轮”般贯穿教学全程,实现目标、学习与诊断的动态循环与相互赋能,从而精准激发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潜能。</p> <p class="ql-block">这场讲座既高屋建瓴,又贴近实践,为“三新”背景下的数学改革提供了鲜活启示。我们深刻认识到,唯有构建一体化的高效课堂,方能助力师生共同成为课堂中突破自我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教育的改变,始于课堂的微光。让我们从设计一个素养目标、尝试一节活动课、改变一句评价语言开始,一步步地,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真正思考、成长和热爱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努力,让数学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前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