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秋天的雨”的科学小探索

银川市西夏区第三小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秋日的雨丝轻拂校园,西夏区三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关于“秋天的雨”的科学探索之旅。从观察雨滴形态到分析雨水成分,从绘制科技小报到创作创意作品,孩子们用好奇的眼睛发现自然奥秘,用灵动的双手记录探索成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科学探索:解锁秋雨“小秘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课堂上,老师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在操场的梧桐树下、花坛边搭建“雨水观察站”:用透明玻璃杯收集雨水,对比不同时段(清晨、午后)雨水的清澈度; 用放大镜观察雨滴落在树叶、水泥地、土壤上的不同形态,记录“雨滴的‘脚印’有什么不一样”;结合科学课本知识,讨论“秋天的雨为什么比夏天的雨更凉”“雨水对植物过冬有帮助吗”,在提问与思考中搭建科学认知框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作品展示:把“秋雨科学”画出来、做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探索结束后,孩子们将发现转化为鲜活的作品,每一份都藏着童真与创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 科技小报:图文并茂的“秋雨说明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孩子们以A3纸为画布,用彩笔、剪贴画呈现探索成果:有的小报分“秋雨的形成”“秋雨里的小成分”“秋雨与动物”三个板块,用简笔画画出云层、雨滴、躲雨的小蚂蚁,搭配手写文字解释“雨水是云层里的小水珠聚集而成的”。</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创意作品:让秋雨“活”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除了小报,孩子们还动手制作手工作品:孩子收集落叶,将叶片制作成“秋雨图画”,让秋天的科学探索生动有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场关于“秋天的雨”的探索,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科学知识,更培养了他们观察自然、动手实践的能力。在西夏区第三小学的校园里,每一场雨、每一片叶,都成为了孩子们探索世界的“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编辑:三年级语文组</p><p class="ql-block">初审:张晓蕾</p><p class="ql-block">终审:马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