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入秋 预防先行 <p class="ql-block"> 秋日已到,昼夜温差逐渐变大,天气也变得干燥起来。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适应能力差,免疫力弱,在集体生活中,很容易发生呼吸道等传染性疾病,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及时了解幼儿常见传染病,加强防范意识,做好防控措施,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p> 手足口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主要症状: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先出现发烧,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双重晨检,缺勤追踪</p> <p class="ql-block">预防措施: </p><p class="ql-block"> 1.勤洗手、讲卫生。 </p><p class="ql-block">2.勤通风,流行病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地方及密闭空间。 </p><p class="ql-block">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 </p><p class="ql-block">4.患病儿童应居家治疗,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免交叉感染。 </p><p class="ql-block"> 5.要及时对患儿的物品进行清洗消毒。</p> <p class="ql-block">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通过绘本故事、儿歌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秋季传染病,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学习正确洗手方法,增强幼儿的自我防护意识,让幼儿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良好习惯。</p> 全面消杀,落实细节 <p class="ql-block"> 将卫生消毒工作作为幼儿园常态化、规范化的重点任务,保育教师每日对教寝室、盥洗室、公共场所、幼儿物品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清洁与消毒,严格遵循“清—消—清”的操作流程,做到无死角、无盲区,切实保障园内环境持续安全、卫生。</p> 科学运动,强健体魄 <p class="ql-block"> 持续运动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能强健孩子的体魄、提升体能,更有助于陶治情操、磨砺意志。我们坚持每日组织丰富多样的锻炼,也促进了肌肉与骨骼的健康发育,显著增强了身体素质。</p> 流行性感冒 <p class="ql-block">一、主要症状</p><p class="ql-block"> 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症状多为突发性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咳嗽,咽痛等。流感的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p><p class="ql-block">二、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打喷嚏、咳嗽时应用卫生纸掩盖,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接种疫苗是阻止传染病发生的积极手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p> 流行性腮腺炎 <p class="ql-block">一、主要症状</p><p class="ql-block">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有流行,冬春季节常见,多发生于儿童。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提高免疫。</p><p class="ql-block">二、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 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幼儿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或聚会。◆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家长应尽早对幼儿进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要密切观察。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14天后才能返园。</p> 传染病防控九要点 <p class="ql-block">一、如果上学前发现幼儿有出现发热、咳嗽、出疹、呕吐、腹泻等情况,请及时至正规医院就诊治疗,不带病入园,若医院确诊为疑似传染病时,要立即告知班级教师。</p><p class="ql-block">二、在观察和治疗期间,希望家长多和班级教师保持联系,便于班级教师了解孩子情况,共同给孩子以身心关爱。</p><p class="ql-block">三、对于晨检或在园期间发现体温在37.3°C以上、或有咳嗽、出疹、呕吐腹泻等其它症状的幼儿,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四、如孩子被诊断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返园。</p><p class="ql-block">五、帮助孩子学会科学洗手。教育孩子外出回家到校后,以及在公共场所接触公共物品、接触动物或垃圾后都应及时洗手;平时养成每次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和打喷后的洗手习惯。帮助孩子掌握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p><p class="ql-block">六、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p><p class="ql-block">七、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增加机体免疫能力。</p><p class="ql-block">八、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居室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清新。要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用品。</p><p class="ql-block">九、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家长可以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到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为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和流感疫苗</p> <p class="ql-block"> 幼儿身体健康是我们共同责任,让我们家园携手,用心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帮助幼儿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呵护幼儿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