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求万事皆圆满,只求半称心常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深圳晴天</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我老师的直播金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愿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快乐一整天!</p><p class="ql-block"> 品格世界直播金句</p><p class="ql-block">1.知易行难,真正的知行合一是把头脑的认知变成行为的贯通。</p><p class="ql-block">2.不要欲望太多,不能既要,又要,还要,我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p><p class="ql-block">3.缘分来了就聚,缘分走了就散,没有谁能陪谁走一辈子。</p><p class="ql-block">4.不要过多地操别人心,把心回到自己身上来,回到当下来。</p><p class="ql-block">5.一个人如果没有岁月的经历,也就没有岁月沉淀的美。</p><p class="ql-block">6.幸福的关键不是我们拥有和得到了什么,而是放下期待,知足常乐。</p><p class="ql-block">7.悲伤也是一种很好的情绪,感受过悲,才会更能感受到喜。</p><p class="ql-block">8.有时候真话不能全说,有时候还需要铺垫着说。</p><p class="ql-block">9.时间是最宝贵的,把时间花在哪里,结果就会出在哪里。</p><p class="ql-block">10.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做主,走出自己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人生。</p><p class="ql-block">11.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没事找事,自己不成长,凭什么要求孩子成长?</p><p class="ql-block">12.不要为自己的搞不定找各种理由,在理由中无法成长。</p><p class="ql-block">13.父母天天盯琐碎、盯细节、盯管控,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要笃定地、毫无恐惧地相信孩子,要敢于放手。</p><p class="ql-block">14.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想想自己现在对待孩子的方式,自己能否受得了?</p><p class="ql-block">15.不要抗拒问题的出现,学会在问题中调整,在问题中成长。</p><p class="ql-block">16.接受焦虑,感谢焦虑,焦虑让我们有了改变的契机和动力。</p><p class="ql-block">17.人生有两个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p><p class="ql-block">18.手机是工具,不是妖魔鬼怪,把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出来,外在的诱惑就不是事儿。</p><p class="ql-block">19.孩子要修自律,父母要修放下恐惧,各修各的。每个人都修好自己,家庭就和谐了。</p><p class="ql-block">20.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遇到事情多跟他商量,真诚表达,各自调整,一起承担。</p><p class="ql-block">21.父母一定要放下唠叨和琐碎,放大自己的空间,孩子才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p><p class="ql-block">22.如果我们此刻的沟通不是孩子的需要,那就先学会闭嘴。</p><p class="ql-block">23.不要老想着去教育孩子,沟通之前先认同,先肯定,先同理。</p><p class="ql-block">24.我们要重新认识劳动的价值,劳动是心灵修炼的重要方式。</p><p class="ql-block">25.教师的使命是超越劳动者的,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去面对和影响学生。</p><p class="ql-block">26.钱、权、名、利、情都是对外在的渴求,能带来快乐,也会带来痛苦,真正的知足是本自具足。</p><p class="ql-block">27.知足是因,常乐是果。多看到自己拥有的,少介意自己失去的。</p><p class="ql-block">28.每个人都要找自己的中心,调自己的阴阳,经由自己的成长,去点亮更多的人。</p><p class="ql-block">29.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在本质上、规律上去为。</p><p class="ql-block">30.感恩于心,感谢于行。</p><p class="ql-block">31.在意别人评价的时候,要思考我是为谁而做,为谁而活?</p><p class="ql-block">32.我不能被任何东西所挂碍,无论是得到还是失去,我还是我自己。</p><p class="ql-block">33.棱角被磨多了,磨久了,就会变得圆润、圆融、圆通。</p><p class="ql-block">34.换空间不是在有形上,而是一种生命状态,是在更高的空间和更大的整体里,顺便去做一些事情。</p><p class="ql-block">35.看别人容易,看自己很难,要时刻用第三视角去觉察、反观自己。</p><p class="ql-block">36.带着“四分”(分秒觉察,分秒精进,分秒超越,分秒回归)去修好自己,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p><p class="ql-block"> 感恩大家的陪伴与支持,祝大家开心快乐每一天!</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