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北秋日自驾05:二连国门、草原99号公路

量子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沿331国道驰骋,环绕祖国的北境线,是我们这场大东北秋日之旅的灵魂。昨夜抵达二连浩特时,暮色已为这座边陲小城镀上暖金。我们知道,接下来的路,将与这条“北境公路之王”——G331,紧紧相依。它不只是一条路,更像一根线,穿起风景、串起故事,每一程都藏着未知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D07(8 月 20 日):二连浩特 → 锡林浩特(357 公里,约 5 小时)</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连浩特”,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的城市”,光是名字,就透着一片深情。它坐落在内蒙古中北部,隶属于锡林郭勒盟,与蒙古国的扎门乌德隔界相望,是中国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站在这里,风都仿佛带着两国交融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里的宁静,是它最动人的底色。没有拥挤的人潮、太多的高楼大厦,只有澄澈的天空,和偶尔闪过的蒙汉双语招牌。生活,在这里显得格外从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上午九点多,我们驱车前往国门景区。这座“祖国正北门”,是G331自驾线上必访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们没有搭乘景交车,而是选择沿着约一公里的廊道步行。路旁雕塑各异,石上刻着不同字体的“门”字,一路走来,仿佛一场小小的“门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走到廊道尽头,“开放之门” 雕塑广场与火车纪念广场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庄严的国门矗立于花团锦簇之中,铁轨上有列车缓缓驶过。登上国门顶部的观景台,远眺四野,4.5公里外的扎门乌德清晰可见——那座仅有万余人口的蒙古小城,安静地卧在草原那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而脚下的铁轨,更是一条跨越三国的动脉:从俄罗斯莫斯科出发,经蒙古国乌兰巴托,最终抵达中国北京,将三国的情谊紧紧连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座国门,是二连浩特的第三代国门,也是中蒙之间唯一的铁路口岸。双号双立的815、816号界碑,静静立于一旁。指尖轻触冰凉的石面,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敬畏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连浩特不只有国门,它还是“恐龙之乡”。市区街头,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恐龙雕塑,仿佛史前巨兽与现代烟火在此奇妙相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对于恐龙,我们心中始终藏着一份敬畏与好奇。它们曾是这片土地的主宰,如今虽只剩化石供人研究,却让我们更懂珍惜当下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带着这份期待,我们驱车前往城西的二连浩特市博物馆 —— 它还有个更亲切的名字:恐龙博物馆,就坐落在市政府附近,门口的空地不仅能免费停车,还是个小型房车营地,十分贴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进博物馆,两只雄伟的恐龙雕塑便映入眼帘,巨大的身躯带着史前的威严,瞬间将人拉入 “恐龙时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馆内从地球演变讲到恐龙诞生,图文并茂。最震撼的是“恐龙世界区”,灯光昏暗,音效低沉,模型栩栩如生,孩子们在互动屏幕前雀跃不已,连我们这些大人也看得入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各种恐龙化石,近距离观察骨骼的纹路,仿佛能触摸到数千万年前的生命痕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楼的休息区与观影区很适合歇脚,我们坐下来看了一部关于恐龙灭绝的纪录片,光影流转间,对 “生命” 二字又多了几分思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午,我们在附近的“晋香源面馆”吃了一碗热腾腾的刀削面,暖意从胃里弥漫到全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午后,我们终于踏上了前往锡林浩特的路 —— 从二连浩特市区出发,几分钟就驶上了心心念念的 G331 国道。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与 G331 相遇,开启内蒙古段的边境自驾,心里满是激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天空如蓝宝石般高远,大地辽阔得望不到边,风里满是青草的气息,吹得人心也敞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下午四点半左右,我们遇见了G331的6000公里里程碑。路边已停了一溜车,大家轮流与这块标志合影。这也意味着,若一路开到G331的零起点辽宁丹东,还有整整6000公里。当然,后面的路未必顺畅——有的路段在修,有的临时封闭,有的路况很差,常需绕行。可或许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旅途更值得期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继续向锡林浩特市区前进,过了阿巴嘎旗后不久, 由G331转入G303行驶。傍晚六点左右,草原的落日如期而至。那是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美:公路像一条黑色的丝带,被金色的草浪托着向远方飘去;夕阳把天上的云絮染成蜜色,草尖却还凝着白日的翠绿,风一吹,两种颜色就在天地间轻轻晃动,像一幅流动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偶尔有卡车驶过,打破宁静,却又像为这幅画按下了快门,留下生动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近七点我们抵达锡林浩特市中心。入住酒店后,迫不及待地寻了一家本地汆羊肉馆。一锅热腾腾的汆羔羊肉,鲜嫩不膻,配着刚烤好的馍,满口都是草原的醇厚与温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D08(8 月 21 日):锡林浩特 → 草原 99 号公路 → 西乌珠穆沁旗(260 公里,约 4 小时)</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锡林浩特,一座从草原上“长”出来的城市。“锡林”意为“丘陵”,“浩特”即“城镇”,连名字都带着草原的印记。清乾隆八年,贝子巴拉吉道尔吉在此修建贝子庙,城镇由此而生。如今,它已成为草原上的重要城市,是锡林郭勒盟的行政中心,而贝子庙,依然是这座城的“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清晨醒来,窗外细雨淅沥。九点左右,我们冒雨前往贝子庙。当地人说“先有贝子庙,后有锡林浩特”,更添我们对这座庙宇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贝子庙的历史可追溯至雍正年间,一位来自青海的活佛在此传道,受贝子敬重,遂建小庙。至乾隆八年,经皇帝批准扩建,方成今日规模。庙宇建筑群融合中原风格与草原的开阔,红墙围合,通道留宽,既为防火,亦显错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贝子庙后面有一座几十米高的敖包山,像一位守护者,让庙宇有了居高临下的气势。我们沿着庙宇间的通道爬上敖包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山顶上有 13 个石砌敖包依次排列,中间的敖包最大,上面绑满了五颜六色的哈达与经幡 —— 风一吹,经幡飘动,仿佛在传递着人们的祈福与心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庙前的广场格外宽广,据说能同时容纳几万人聚会。广场对面,现代商圈与蒙古风情的建筑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一栋楼的顶部是蓝白相间的穹顶,雕刻着精美的蒙古花纹,像一根巨大的民族风绣花针,“插” 在 “京东家电”“vivo”等的招牌中间,却一点也不突兀 —— 反倒像老祖母的银簪子,被孙辈别在了时髦的发饰上,透着一种传承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前往东乌珠穆沁旗的 G331 国道,有 110 公里路段目前处于建设中(即 “断头路”),预计 2025 年 10 月全线贯通。我们最终选择从西乌珠穆沁旗绕行,途经草原 99 号公路,既能避开施工路段,也能顺路领略 “最美草原公路” 的独特风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离开贝子庙,我们沿G207驶向草原99号公路的起点。雨后的草原,空气湿甜,云层低垂,牛群悠闲啃草,让人不禁心生羡慕——若能如它们一般,少些焦虑,多些闲心,该有多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草原99号公路位于西乌珠穆沁旗,是当地打造的“网红公路”。百余公里的路面,分隔线是红黄蓝三色的彩虹线,起点附近还设有十几公里的专用自行车道。最有趣的,是一段1330米的“草原音乐公路”——车轮滚过,便会奏响《乌珠穆沁故乡》《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等歌曲,仿佛草原在为每一位过客轻轻吟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可惜天公未作美,小雨未停。中午抵达99号公路起点时,早已车满为患。我们绕了好几圈才停好车,在起点打卡后,拿出自带的面包和牛肉干,权作午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公路两旁,散布着牧民经营的牧场,可住宿,也可体验骑马、射箭。比起喧闹的景区,这里更能触摸游牧生活的原始脉搏。天苍野茫,坐在蒙古包里喝一碗奶茶,所有疲惫,皆随风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饭后沿99号公路行驶,雨虽停,天仍阴。云低垂,草原却宽阔得能盛下所有心事。白色的蒙古包如云中落下的蘑菇,彩旗在风中起舞,远山线条柔和,似大地轻轻呼出的一口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眼看离西乌珠穆沁旗市区已不远,加之天气不佳,我们决定不再停留,径直驱车前往旗里。入住酒店,好好休息,盼明日能遇草原的晴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晚上,在市区寻到一家“敖特尔蒙古牛肉面”馆。面条筋道,牛肉软烂,汤底带着淡淡的蒙古香料味。一口热汤下肚,暖意顿生——这或许就是旅行的意义:无论天气如何,总有一处风景、一味温暖,让人感到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