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宪问篇第十四 </p><p class="ql-block">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耻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如也。” </p><p class="ql-block">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p><p class="ql-block">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p><p class="ql-block">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p><p class="ql-block"> ——《论语》 </p><p class="ql-block">(译文)原宪请教孔子“耻”的问题。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做官得俸禄;国家政治昏暗,做官拿俸禄就是耻辱。” 原宪又问:“没有好胜、自矜、怨恨、贪欲等缺点,就是仁吧?” 孔子说:“这可说是很难得的,但如果算是仁,我不认同。” </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贤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足以被称为贤人了。” </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要端正言行;国家政治昏暗,也要正直做事,但说话要谦逊。” </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有德的人一定有良言,有良言的人不一定有德。仁爱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仁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