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龙岩市新罗区西陂街道 马茄洋<br> 2025年10月13日至14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行,时值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世妇会召开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指出,今天,中国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发挥着“半边天”作用。在广袤田野上,无数女性正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中撑起了乡村振兴的“半边天”。广大党员干部应致敬“她力量”、重视“她力量”、凝聚“她力量”,让巾帼芳华在希望的田野上尽情绽放。<br> 致敬她返乡筑梦、回报桑梓,以“她智慧”撑起乡村产业“半边天”。新时代的乡村既是沃土,更是创新创业的热土。一批批女性返乡入乡,以敏锐的眼光把握机遇,用创新的思维开拓新局,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的“她力量”。“最美巾帼奋斗者”赵海伶利用电商直播开辟销售渠道,让“山珍”走出深山,带领农户增富致收;“90后”女生王伶俐用科技提升农业质效,运用北斗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贵州“嬢嬢们”用非遗激活经济动能,制作特色刺绣产品,让传下来的“好手艺”成为致富“金钥匙”。如今,越来越多的“她”在乡村产业振兴的战场展现着“木兰”风采,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女性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以“服务者”姿态为“她力量”保驾护航,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技能培训和平台服务,精准对接她们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需求,推动“她力量”与乡村产业布局深度融合,形成“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的辐射效应,让“她创新”持续赋能乡村振兴。<br> 致敬她扎根基层、践行初心,以“她担当”撑起乡村治理“半边天”。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女性以其特有的细致与坚韧,成为乡村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大山的女儿”黄文秀用生命践行初心使命,将青春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高原玫瑰”何小青在防灾减灾一线冲锋在前,用柔弱肩膀筑起群众安全的坚固堤坝;“山区里的映山红”余静为村民量身制定脱贫方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穷疙瘩”变成了“明星村”。无数个“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女性是花也是山,拥有无限的可能和无穷的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对她们多一份敬意、多一份理解,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真情关怀,为她们在乡村振兴一线施展才华“铺路架桥”“撑腰鼓劲”。要强化“暖心关怀”细致举措,改善工作条件,落实待遇保障,解决后顾之忧,切实增强她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号召和吸引越来越多的“她担当”投身基层热土,为乡村的发展和村民的幸福不懈奋斗,让“她力量”的星星之火在广袤乡村形成燎原之势,共同筑牢国家治理的根基。<br> 致敬她弘扬美德、传播新风,以“她风尚”撑起乡风文明“半边天”。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妇女解放与社会解放是密切地联系着的”。“巾帼网格”“女子劝导队”“妇女议事会”“环保妈妈们”等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文化礼堂里,她们组织普法教育、讲述美德故事;在乡村舞台上,她们自编自导文艺节目,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在“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的评比中,她们积极参与、广泛宣传,以良好的家风促进文明乡风。这些“她风尚”如同照亮乡野的明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广大党员干部在基层工作中要搭建多元化参与平台,支持组建更多的妇女组织,为妇女设置专属议事席位,积极推出“乡村文化节”“家风故事会”等品牌活动,让更多的人从旁观者转为参加者和推动者。要完善激励机制,选树先进典型,以“她风尚”为社会“肌体”注入崇德向善的“细胞”,让文明新风吹遍田间地头,为乡村全面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