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阅己 悦己 越己</p> <p class="ql-block">一,阅己</p> <p class="ql-block"> 苏格拉底说过:“未加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实际上让我们通过了解认识自己,体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有人说:人生本无意义,一切都是偶然。人生到死,开头与结尾都不是我们自觉自愿的,而中间的才是人生,这个过程怎么度过,就是自己的事了。我们不能决定人生的长度,但可以决定人生的宽度,如何度过这一生,必须弄清: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弄不清,这一辈子就是重复了三万天。</p> <p class="ql-block">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把古希腊哲学由注重自然转到了注重人,认识自己的方向。他告诫人们,与其认识世界,不如多认识自己。</p> <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p><p class="ql-block">《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 知者明。</p> <p class="ql-block">阅己,充分认识自己,弄清自己的优势劣势,认清自己的志向目标,</p><p class="ql-block">打好为人处世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二.悦己</p><p class="ql-block">1.认识自己,便需接纳自己不足</p><p class="ql-block">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只是哪个是否合上帝的口味,咬的轻重而已。接纳不完美,方能拥抱更完整的世界,存一份缺憾,方能积蓄更恒久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2.别把自己不当人,也不把自己太当人。人这种生物体内有个复杂的机制,能自我修复,更能自我疗愈。你就是你,在这个世界上的绝版,唯一的,独一无二的,不必羡慕他人,他人再好都与你没关。他人有自己的因果,你有你的因果,强行否定自己而模仿他人,必陷于邯郸学步的窘境。</p> <p class="ql-block">三.越己</p><p class="ql-block">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你有鸿鹄之志,有鹏程万里之因,有一鸣惊人之能,别委屈自己,别耽误自己,海阔天空,那就是你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功名,游于天地之间而无所待,庄老知止、虚己、藏锋、不争,体悟了天地之道,顺其自然,依天道行事。正如《遥远的救世主》中说:“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p> <p class="ql-block">3,放空心灵,保持心灵宁静,做好手头小事,做快乐的平凡人。</p> <p class="ql-block">做好自己,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鸿鹄安知燕雀之志,你不是鱼,怎么道鱼不快乐,划清自己别人的课题,别随意打扰他人的快乐幸福。当然燕雀受认知所限,任何人不必以高大上的愿景去教育他们,因为改变自己是神,改变他人就是神经病。</p> <p class="ql-block">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尽人事听天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坚信"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既使生活是一地鸡毛了,都要把它收拢起来扎成掸子。</p> <p class="ql-block">4、奉献担当</p><p class="ql-block">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生的意义是奉献,增加对他人对社会的兴趣,增强合作。孟子也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儒家提倡:“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博施济众”;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佛家高僧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普渡众生”。以己之力推动社会发展,是一种高尚的人生选择。</p> <p class="ql-block">5,未来不迎,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明心见性,活在当下,按适合自己的方式度过此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