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汉代雕塑是中国古典石刻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其美学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具体如下:</p> <p class="ql-block">体量之大的大气之美:汉代文化追求“天地万物变化无穷之大美”,反映在雕塑上是“以大为美”。如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采用整体团块状造型,以巨大的体量展现出雄浑的气势,无须细微描写,仅用简洁粗犷的轮廓把握整体动作和情节,就体现出浑厚凝重的大气之美,彰显出人的自豪感和胜利感。</p> <p class="ql-block">气势雄浑的力量之美:汉代雕塑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力量与速度为特点,显现出“崇高”的大美追求。这种力量既包括对象具有的巨大威慑力,也包括让人感受到不能把握和支配的威力,从而激发人的勇气和尊严感。如甘肃省武威市雷台东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展现出强大的力量感和速度感,是汉代雕塑气势雄浑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天真浪漫的情趣之美:汉代雕塑风格基调充满稚气天真,一方面体现在与楚风一脉相承的非写实性造型,突破了楚风艺术的迷信和荒诞,回归现实。另一方面,汉代雕塑多以社会生活为题材,如说唱俑、乐舞俑等,它们不以自身形式产生美感,却通过夸张的表情和诙谐的动态,展现出心灵的崇高之美,体现了汉代人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自由洒脱的个性。</p> <p class="ql-block">循石造型的古朴之美:汉代石雕采用“循石造型”的方法,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于一体,使作品兼有写实与写意的风格。如霍去病墓石雕群中的卧虎,造型浑厚雄奇,刀法单纯洗练,石纹简括,作者运用循石造型方法,保留了原石的部分形态,通过略加刻划即现出形象的本质特征,尽显古朴雄浑之美。</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