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31日,我回曹妃甸老家探望,返唐山的途中经过一片娃娃菜地,看到了这群勤劳、善良,能吃苦又乐观的人。</p><p class="ql-block">      他们来自于五湖四海,有辽宁的、河南的、本省张家口和承德的,还有更远一些四川的。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了一起,可能是这样更容易找到活干,他们组成了一个团队,专门给蔬菜种植户收割蔬菜。也许是受侯登科《麦客》的影响,我称呼他们为“菜客”。</p>  <p class="ql-block">  他们中有中年的男人和妇女,有20出头的小伙子,也有70多岁的老妪,即使常年的劳作,也保持了一副健康的身体。</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位四川的伢子,今年21岁,没有上大学继续深造,但也拒绝啃老,而是不嫌脏不嫌累来收菜挣钱,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有些让我敬佩。</p>  <p class="ql-block">  他们有一个大致的分工,男性壮劳力负责装车,其余的人自动分片收割自己片内的菜。没有人催促,却似比赛一般每个人都是急匆匆,把一颗菜割下来,进行快速整理,在一只手把菜抛出去的同时,另一只手已经握着工具伸向了下一颗。</p>  <p class="ql-block">  收娃娃菜有的人用铲子,有的人用小西瓜刀,强度也并不轻松,需要一定的体力和耐力,因为菜长的不高的缘故,只好或蹲或跪,往前大多是爬行。虽然是跪着的姿势,但却不是向生活低头。</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除了把菜割下来整理好,还要装好袋。</p>  <p class="ql-block">  装车确实是重体力的劳动,每袋娃娃菜的份量都不轻,要把百八十斤重的菜袋举过头顶装到车上,没有把子力气肯定是做不到。</p>  <p class="ql-block">  虽然还不是盛夏,但大体力的付出让汗水不停的流。而这汗水,是他们幸福生活的来源和保障。</p>